肉价单月上涨30% 生猪价格创5年来最高

06.04.2016  15:07

  肉价单月上涨30%,生猪价格创五年来历史高点,猴年里的“二师兄”出尽了风头。

  农业部畜牧业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一轮猪价上涨带有明显的恢复性和补偿性特征。下半年生猪出栏量将逐步增加,“不会出现暴涨。

   价格突破历史高点

  在经历了多年连续亏损后,去年我国生猪价格进入新一轮上涨通道。3月份以来,各地猪价再次上涨,已突破2011年创下的19.6元/公斤的历史高点。

  在全国畜牧业百强县市江西省高安市,良牧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范钰明说:“猪价已经突破了20元/公斤,而且还在涨,好几年都没出现过这样的行情了!”不少市民表示,肉价高得吓人,“钱袋子”吃不消。

  “按照规律,春节过后一般是传统的猪肉消费淡季,但今年年后猪价在高位企稳的基础上,却再次进入上升通道,这种情况并不多见。”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说。

  一反常态的还有扭曲的猪价粮价比。山东畜牧协会秘书长曲绪仙说:“现在的猪粮比是9:1左右,已经远超6:1的盈亏平衡点。今年的饲料价格比往年低15%—20%。以玉米为例,今年玉米每斤才8毛多钱,前两年这个价格都在1.2元左右。

  业内分析认为,这一轮猪价上涨主要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前几年价格持续低迷,一些养殖户减产或退出市场,农业部数据显示,去年全国约有500万养殖户退出市场;二是各地提高环保门槛,许多养殖户标准不达标;三是今年春节前后,全国出现多场寒潮雨雪天气,对仔猪生长造成一定影响,导致市场供应偏紧。

    15年5个“猪周期

  “生猪价格上涨——母猪存栏量增加——生猪供应量增加——生猪价格下跌——大量母猪淘汰——生猪供应量减少——生猪价格上涨……”这是我国生猪养殖行业一直难以跳出的周期性规律。据养殖户反映,近年来的“猪周期”波动程度更深。

  梳理最近15年的猪价变化,大致有5个“猪周期”,基本是按照3年至4年一个周期运行。从波峰来看,分别出现在2001、2004、2008、2011年和今年。

  冯永辉等专家表示,应当理性看待此轮猪价波动。但是,对于散养户过多、调控不科学等加剧“猪周期”波动的因素,必须重视。

  养殖专家表示,当规模化养殖占到市场的80%以上,“猪周期”振幅就会趋于平稳。而在国内,家庭散养等小规模生产仍占较大比例,容易造成“行情好时一哄而上、行情差时一哄而下”。数据统计显示,生猪出栏量每变动一个百分点,就将可能引起后期猪价六七个百分点的波动。

  发展改革委提醒,猪粮比价处于较高水平,可能会引起养殖户过度补栏,导致生猪产能过度扩张,使生猪价格很快进入下跌通道,建议生猪养殖场户理性判断生猪价格未来走势,进一步提高风险意识。

  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