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生物育种联合体 提高种业科技竞争力

12.07.2016  13:41

          为全面展示近年来上海市鲜食玉米生物育种技术与应用取得的成果,进一步推动上海鲜食玉米种业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加快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和上海市种子行业协会于近日在市农科院庄行综合试验站举办2016上海鲜食玉米生物育种和种业发展论坛暨鲜食玉米新品种成果展示品鉴会,本次会议以依靠现代玉米生物育种技术,推动鲜食玉米种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为从事鲜食玉米育种、生产、推广的相关科研单位和种业企业提供合作交流平台,构筑“产学研用”合作大联盟,促进上海鲜食玉米种业科技创新迈上新台阶。

  分子育种技术推动鲜食玉米新品选育

  玉米遗传育种学科是上海市农科院的重点优势学科,玉米研究团队组建于1968年,是国家“七五”、“八五”甜玉米攻关主持单位之一,在鲜食甜、糯玉米育种理论和实践上具有较强的实力。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育成了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金菲”、“金银818”等超甜玉米新品种和“沪玉糯”系列糯玉米新品种,有力促进了我国鲜食玉米产业的发展。

  主办方介绍,进入21世纪,农业生产也逐渐与全球一体化发展相融合,上海鲜食玉米生产和科研面临新的挑战。传统育种技术由于其选择效率较低,育种周期较长,已不能满足上海现代农业生产对优良品种的需求,难以适应日益复杂多元的商业化育种发展趋势。为积极应对当前玉米育种创新能力不足的挑战,市农科院于2008年重组建立了玉米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研究团队,加强玉米现代育种技术体系建设,针对我国南方特用玉米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以特用玉米品质性状遗传改良为目标,加强玉米生物育种技术研发应用,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玉米生物育种科学研究体系,在鲜食糯玉米、甜玉米等特用玉米优异种质资源发掘、新品种选育和分子技术育种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近年来,市农科院加强玉米分子生物育种技术研究,利用分子生物技术,成功选育了“夏王”、“申科糯1号”、“申科甜1号”、“金银898”和“申科爆1号”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鲜食玉米新品种。另外,市农科院以自主选育的新品种为核心,积极开展鲜食玉米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研究,在上海及长三角地区进行生产示范和推广应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推动上海优质鲜食玉米生产的规模化发展。

  科企组建联合体培育一批鲜食玉米新品种

  记者从论坛上获悉,当前,上海种业企业的竞争力并不乐观,育种创新能力较低,其根本原因在于促进育种创新能力快速提升的机制缺失。因此,有关专家指出,探索促进育种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的新机制,建立育种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是顺应世界种业技术创新趋势、快速提高种业科技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为了加快上海鲜食玉米种业的快速发展,解决育种创新能力提升的机制问题,在上海市农委种业发展项目支持下,上海市农科院加强与种业企业合作,通过技术转移,支持和提升企业的产品竞争能力,以生物育种创新基地为依托,知识产权为纽带,产学研结合,建立上海鲜食玉米生物育种协作网,打造了由上海市农科院、华耘鲜食玉米研究所、上海农科公司、上海种业集团公司、上海华耘公司、上海市农技推广中心和上海市种子管理总站等相关单位参加的鲜食玉米生物育种联合体。上海市农科院负责生物育种技术研究和应用,大规模创制鲜食玉米新种质材料;种业企业则应用新种质材料开展新品种选育和展示示范;推广机构等负责成果转化、产业化应用和监管协调等工作。此外,联合体还建立了育种信息系统,成员单位可及时获得信息,提高透明度,减少重复评价,提高育种效率。

  市农科院相关负责人认为,联合体的建立打破了传统育种模式中的壁垒,借助科研机构的育种材料,企业成为品种选育的主体,市场成为育种的最终目标。通过明确的知识产权界定,联合体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成为现实,期待在未来3年内育成一批具有较强应用前景和市场竞争力的优质特色鲜食玉米新品种,并进行产业化示范,提高上海种业企业的国内国际竞争力。

        记者 杨清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