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生物医疗开放大数据研究中心在上海落户

22.03.2016  08:50

  国内首个生物医疗开放大数据研究中心日前落户华东理工大学,主要工作是通过大数据抽取、整合及处理技术,最终整合成一个医疗人工智能系统。未来随着可穿戴设备广泛推广,体温、血压等动态变化数据得以实时监测,“家庭机器人”的诊疗方式将得到广泛应用。

  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阮彤介绍,人工智能的基础源于大数据。正如战胜韩国围棋高手李世石的“阿尔法围棋”机器人一样,其高超的本领来自于超大数据的积累与分析。“互联网+”时代,大数据被认为是改变行业的关键节点,生物医疗行业亦不例外。

  医疗人工智能将为百姓生活带来什么?

  阮彤表示,未来家庭或都有“家庭机器人”,通过其捕捉到的实时数据与现有的开放医疗知识库中的数据对接,可以随时追踪民众的健康状况,不仅可以提供医学咨询服务,还能结合每个病人的特征,提供相应的诊疗方式,让更多的人受益于个性化医疗。通过开放知识库,将能更快获悉每个化验检查指标的详细情况。检查报告也不再只是一纸文书,而是切切实实告诉你身体状况如何。

  开放数据之中也包括了中医特色的数据。比如感冒作为常见疾病,又可分为阳虚型感冒、阴虚型感冒等,用不同方药予以治疗。然而,中医还讲究辨证论治,当你出现例如大便溏泄、腹中隐痛等症状时,通常可在草药内多增加两味中药:炮姜、肉桂,甚至加减的克数都有明确规定。将来的人工智能服务平台,将这些以往只存在于医生脑中的知识开放出来之后,普通民众也能明白中医的用药方法,从而对自己的治疗方案更为了解。

  阮彤说,老百姓还可通过“家庭机器人”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更加有效地进行自我管理。比如当你发烧时,穿戴设备检测到你体温已超过38.5℃,“家庭机器人”便会立即警示你该服用退烧药了。而当这些药物开始起效,你在一定时间内不再高烧之后,“家庭机器人”会再次告知退烧药可暂停服用。这些细小的提示,可能会缓解你生病的痛苦,也会使你的康复时间大大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