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15片千亩生态林"藏在深闺" 配套设施不足市民难赏野趣

05.11.2014  11:01

  东方网11月5日消息:10月18日和25日,连续两个周末,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开展林地、绿地、湿地“三地共融”活动,邀请中心城区市民到郊区赏玩郊野景观,其中包括松江南部沿黄浦江生态林等从未向市民开放过的林地,活动受到市民热捧。

  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林业处处长朱建华表示,上海已有15片千亩以上大型生态林地,林业建设成果应该让所有市民共享,但目前还不具备大规模开放的条件。邀请少量市民来到郊野林地,也是做个尝试,看看市民都有哪些需求,林地开放还有哪些欠缺。

  根据规划,2016年起,上海的松南、青西、嘉北、长兴、浦江五座郊野公园将陆续开放,但目前建设尚无可公开的进展。对于近年来愈发热衷郊游的上海市民来说,“等不及了”。郊野林地能不能变身公园?“三地共融”活动中的测试或许可以给人启发。

   郊游需求火爆,森林“藏在深闺

  活动首先试出了郊野游憩的火爆需求。四条郊区路线报名特别踊跃。9月22日起在微博上发布报名信息,本来设置的报名截止期是10月20日,不料仅过一天,报名人数就超过了400人,全部路线爆满。为让更多市民参与体验,只得将原计划的200个名额扩展到240名。

  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增长,市民休闲需求增加,城市游憩空间已经无法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休闲需求。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报告显示,上海市郊大型公园逐年呈现饱和趋势,每逢佳节,各大公园人山人海,其中顾村公园高峰日游客量可达12万人次,而共青森林公园高峰日游客量也达7万人次,大大超过了设计游客量。

  在这种情况下,市民逐渐将目光投向远郊,但上海的林地资源还“藏在深闺”。朱建华介绍,除了市域建成的四座国家森林公园,上海还有15片千亩以上生态林,而且绝大部分林地权属已由政府回购。

   路牌、公厕、垃圾箱等配套设施缺乏

  活动中所到的松江南部的泖港生态林,市民们惊喜于这里的野趣,但设施不完善稍显遗憾。

  在这片总面积8000多亩、森林覆盖率达78%的林地,市民虽能沿着栈道、木桥观景,但林间尤其出口并无指路标识,出口附近没有公交车站——从土路小径走出林地,便是黄浦江上游河道,出口有一条钢丝绳,需要小心抬脚迈过。此外,跋涉几小时到达林地之后,市民们发现厕所与垃圾桶都很稀缺,午饭则只能用带来的面包干粮解决。

  近年来上海生态建设卓有成效,可环境配套不足问题已非首次出现。今年“五一”假期过后,青浦区金泽镇西岑镇淀山湖沿岸景观带发现游客遗留的遍地垃圾,其中大部分是烧烤后留下的。景观带内有多个新开挖的土坑,大量垃圾被倾倒在此,有的正在焚烧。这片新建的景观带正处于未来青西郊野公园的规划区域。

  郊野休闲空间的环境越贴近自然原生态,配套设施越发显得重要。香港在发展郊野公园时,首先开辟了四条50公里以上的远足游径,树立告示和路牌,首尾均位于车站可达处。沿途还设有完善的标距柱,每500米一根柱子,如遇紧急情况可根据柱子编号定位求救;其次,划定了专门烧烤地点,并完善了公厕、避雨亭、垃圾箱、停车场。

   保护景观与农民吃饭问题并不矛盾

  除了配套设施问题,人们还担心:如果游人爆棚,会不会影响郊野林地的原生态面貌甚至生态保护?毕竟,郊野公园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公园,它地域更广、更开放,与乡土地理紧密结合,并承担着生态保育功能。

  《上海郊野公园单元规划编制方法初探》的作者、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土分院总工程师殷玮注意到:上海郊野公园所处区域是城市外围的农村地区。它的建设方式不同于城市绿地,也不同于旅游景区,更不能直接照搬国外以林地生态保育为主的郊野公园建设模式;而必须兼顾农业生产功能,解决好当地老百姓的吃饭问题。

  在朱建华看来,只有解决好原住农民的利益,才能真正保护好“原生态”。在上海造林过程中,专门组织了林业养护社,农民变成了护林员,可享受最低收入保障、镇保和医疗保障。某种程度上,林地景观与农业生产并不矛盾——在核心保护区之外,泖港的水稻田也成了郊游景观,由农委牵头在田间种植杉树,则成了另一层次的林带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