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市民向往的理想城市

05.12.2014  11:43
晨报记者 徐运 通讯员 王祥荣 张正芬  生态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许多国家和地方政府逐渐将生态城市列为城市发展的优先内容。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今年启动的上海新一轮总规编制也明确指出,要突出生态优先的发展底线,遏制城市无序蔓延,保障城市生态安全。

为什么要建设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建设是从国际社会大环境背景、我国国情的基本要求出发,也是我国严峻的环境和资源挑战下的必然结果。时至今日,中国70%以上的河流与湖泊已遭到污染,70%的能源需求依赖煤炭。依据世界银行的估计,中国每年有数以十万计的人因污染而早亡。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为53.7%,但近60%的城市人口居住的城市空气质量不佳,污染水平是美国的两倍、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水平的5倍。

就上海市情而言,生态是城市得以持续发展的保障。上海土地面积6340.5平方公里,位于1-3级生态脆弱区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非常脆弱。上海人口众多,城镇化用地已超总用地的50%,城市热岛效应明显,灰霾、PM10、PM2.5等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全市617.9公里长的河道中,V类和劣V类水河长共占70%,属于典型的水质型缺水城市。上海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生态空间不断压缩和减少,上海目前森林覆盖率仅为12.58%。城市空间布局的优化,城镇体系的完善、PM2.5防控、市域农村秸秆焚烧的控制、湿地与水体生物入侵等仍是上海城市发展的巨大挑战。上海发展模式仍然是“高碳发展”,人均碳排放量高达11.89吨/年,而伦敦、纽约、东京等世界千万级人口城市的人均碳排放只有上海的30%—50%。

新一轮总体规划“我的2040”愿景调查中,城市发展目标选项中“环境友好、低碳出行的城市”超越其他经济、文化类选项,位居第一。与此相关的调查结果还有“上海最需要改善的问题”,第一名为“大气和水等城市环境”。综合上述,建设生态型社会是特大型城市上海的战略选择。

生态城市的内涵与时俱进

生态城市的概念随着大家对于人类环境的认识而不断充实。在我国,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考核指标不断优化和调整。上世纪90年代初推广实行生态示范区,1997年开始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2007年颁布《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包含城市生态环境7项指标、城市生活环境5项指标与城市基础设施7项指标,生态城市内容得到丰富。2008年颁布《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修订稿)》,对生态城市的指标提出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相关要求,如提出强制性清洁生产企业通过验收的比例、公众对环境的满意度等。2013年,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则是一个更加综合的概念,增加了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目前随着全世界对于气候变化的关注,国际性的生态评价指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欧洲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等,增加了对能源利用效率、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内容,如可再生能源比例应达到20%以上,降低碳排放量应达到20%以上。可见生态城市的内涵与时俱进,不断充实。

怎样建设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建设包含生态环境、生态产业、空间优化、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生态能力保障等多方面内容。生态城市建设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借鉴哥本哈根生态城市建设的经验,需要重点关注三个方面:

发展先进的环保技术。生态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支撑,生态城市通过发展与环保相关的技术产业,如污水净化技术、节能技术、产品生产中的清洁技术等,构建合理高效的产品生产、回收、处置与再利用系统,实现对产品从“”到“”的绿色全程呵护。通过环保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产业发展将更加绿色环保,生活环境将更加健康安全。

构建绿色城市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构建绿色城市基础设施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题中之义。例如发展绿色交通,坚持公交优先战略,建设快捷、便利、舒适的公交系统,让更多的居民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出行,更好的保护城市环境。在市政设施建设中,加强污水处理建设,加大净化水体的力度。市政府颁布的《上海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3—2017)》,涉及能源、交通等六个领域污染防治,其中包括城市基础设施系统采用清洁能源、强化污染治理等。

高效集约的城市空间。通过对城市土地资源的集约、复合利用,实现对城市发展空间的合理规划,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在城市建设中,应对城市现有的建设用地充分利用,而不是一味的扩张。如将城市中废弃的工业建筑重新改造利用; 加强对现有社区的治理、更新,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紧凑城市布局,高效集约利用城市空间可以减少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也为城市提供了更多的生态绿化空间,还在很大程度上倒逼土地利用效率低、产出效益低的产业转型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集约利用城市空间是未来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

上海建设生态城市,中近期以增绿和治水为目标,从中心城到郊区建设完善以绿环、绿廊、片林公园为骨干框架的市域绿化系统和水环境生态保育系统。目前正积极推进郊野单元规划编制,并采用综合整治、节能减排和生态修复等措施,使上海天更蓝、水更绿、地更净,成为令人向往、宜居、宜业、乐活的城市。

(资料来源: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

研究院 www.fudandesign.com)

[名词解释]

生态城市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建立新的高效、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模式,来保障社会、经济和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

在这样的城市中,大气、水、生态等环境资源得到最大化的高效利用。住在这个城市的人尽可能地降低能源、水等必需品的消耗,尽可能地降低废热、废水、二氧化碳、烟尘的排放。

生态城市的建设蕴涵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内容,包含优美的城市环境、高素质的城市文明、高端化的城市产业结构和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内容。

[他山之石]

丹麦哥本哈根曾被联合国人居署选为“最适合居住的城市”,并给予“最佳设计城市”的评价。

1993年,哥本哈根开始实施的生态城市建设计划,力求建设一个生态城市的示范城区,最终取得显著成果。

一是城市空间优化。保证城市中生态绿地占总用地40%以上,任何地方步行5-7分钟就可以到达附近绿地。

二是构筑良好的生态环境。一个有着120万人口的大城市中心区的海港里面可以游泳,且水质总是保持在大洋海水的清洁水平。

三是发展有机产业。哥本哈根是欧洲最大的有机食品消费城市,居民尽可能消费本地生产的食品。

四是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力保市民在家门口1公里之内就能使用轨道交通,建设便利的步行、自行车系统与公交系统衔接,自行车拥有道路行驶优先权,超过35%的人选择其为出行交通方式,地铁系统承担了23%的个人出行,城市停车泊位数以每年2-3%的速度减少。

五是环保意识成为制定城市公共政策的基础。哥本哈根是世界上第一个为防止地球气候变暖而采取强制性“绿色屋顶”法规的城市。从1995年到2005年,哥本哈根已减少20%的碳排放量,并计划于2025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碳中性城市。

六是环保意识渗透到哥本哈根居民日常的生活方式当中。哥本哈根将环保意识转变为居民生活的乐趣,如建立家庭废物管理机制:小区垃圾分类多达25种,因为分的越细,就越能再利用。有些村庄甚至建设一间公共小屋,用于存放村民不再需要的东西,免费给其他有需要的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