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头版]瑞金医院院长瞿介明:给重大突破多些耐心与等待

21.01.2016  16:51

我们需要给重大突破多一些耐心与等待,给医学专家“松绑”,让真正有重要影响的新防治方法、新药物、新诊断试剂冒出来,让更多医学科技创新造福千家万户  

上海“十三五”规划明确将推进精准医疗、生物治疗等前沿领域研究,加强重大疾病的联合攻关,形成一批高水平的临床医学中心和研究型医院。作为汇聚中国最顶级医生、最顶级医疗资源的公立三甲医院,瑞金医院对接“十三五”规划,对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属应有之义。问题是如何对接?如何给医学专家“松绑”? 如何让重大医学科技成果冒出来,造福千家万户?对这些问题,有的我们正在思考,有的已着手实践。    

三甲医院除了被视作保障人民健康的“最高堡垒”,还有一项同等重要的使命,那便是科研。上海要建设科创中心,医疗科技创新集中在医院的体现,就应该是回应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问题。    

历史上,瑞金医院的重要科研突破无一不跟国家发展紧密相关,无一不是解决临床重大实际问题的,如:1958年抢救邱财康创造医学奇迹,以“瑞金公式”为代表的大面积烧伤抢救水平远超欧美,这是服务于新中国建设期的大背景。上世纪70年代,大器官移植时代开启,瑞金医院在肝移植、心脏移植方面创造国内第一。此后,瑞金医院又在肿瘤领域掀开新篇章,王振义院士领衔的团队让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可被治愈的白血病,轰动世界医疗界。    

多年来,上海其他兄弟医院也有大量临床医学研究,均以重大临床问题为导向。如果我们现在回避临床关键问题,医学科技突破谈何生命力?“十三五”期间的医学科研步伐要延续这个方向,且不忘转化医学。    

从国家到上海,对转化医学的重视前所未有。    

十二五”期间,我国首个转化医学国家重点科技基础设施———上海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在瑞金医院揭牌。我国布局了5个国家级转化医学中心,俗称“1+4”项目,其中瑞金医院是“1”,作为综合性转化医学中心,其余4家分别是解放军总医院老年病学研究中心、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疑难病研究中心、第四军医大学分子医学研究中心和华西医院再生医学中心。    

十三五”期间,上海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将在瑞金医院建设5.4万平方米的转化医学临床研究大楼,设临床转化研究病床300张,首轮将重点建设肿瘤、代谢病、心血管疾病的三大技术平台,预计2018年投用。同期它将整合上海交大、复旦、二军大、中科院等上海高校、附属医院,以及科研院所、生物医药企业等开展临床难题联合攻关,推进技术转化应用进程。这将是一个国际一流的系统性、规模化、集成化、开放共享的转化医学公共技术平台。    

在追求转化医学的道路上,我们要比别人走得更前面,体制机制的理顺势在必行。2015年,瑞金医院与张江知识产权运营平台签署“推进知识产权实施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转化瑞金医院具有市场价值的专利,这意味着医生能就此走上成果转化的道路,改变此前“转化无门”的状态。这是上海“科创22条”直接催生的产物,让社会资本、创新基金与医院的科研成果转化对接。    

有平台还不够,如何推进转化?我们医院内部也在讨论考核机制的转变,即医务人员的研究成果、发表论文、专利等等,要从内涵、质量,从科技产出对健康的贡献度来考核,而不是单纯看数量。    

我从海外高校了解了一个案例:这所高校的数学系有位教授潜心8年研究数学界国际公认的难题,其间没发任何论文。难能可贵的是,学校给予这位教授充分的信任和宽松的学术氛围。到了第9年,这位教授终于攻克了这个难题并摘得行业最高奖。这所大学的考评体制让我很感慨。我们需要怎样的环境来迎接真正有影响力的重大科学突破?眼下,国内一些有影响力的学术机构、团体已经开始考虑改变我国的科研考评体系;在瑞金医院,我们也正在考虑逐步调整科研考评体制,给医学专家“松绑”。我们需要给重大突破多一些耐心与等待,让真正有重要影响的新防治方法、新药物、新诊断试剂冒出来,让更多医学科技创新造福千家万户。 

来源:《文汇报》 2016.01.19 第01版 要闻 

原文: 给重大突破多些耐心与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