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华理资助路费助“励志计划”农村学子启航大学梦

25.08.2014  20:14

      中新上海网8月24日电(张婷)8月16日下午3:05,MU5811航班飞抵虹桥机场,杭天琳、张正雄等4名来自云南的新生经过3个小时的飞行,终于抵达上海;几乎同一时间,来自贵州省的两名新生乘坐的飞机,也缓缓降落在浦东机场;一个小时后,3名来自陕西延安的新生也到达虹桥机场。这9名学生,正是获得华东理工大学免费机票资助、来校报到的“励志计划”新生。

      为提高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的比例,今年3月,教育部在继续扩大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实施农村学生单独招生计划,要求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选拔录取试点高校招收一定比例的农村学子。4月初,华东理工大学即推出面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县及县以下中学,自主选拔勤奋好学、成绩优秀农村理科学生的“励志计划”,向云南、陕西、河南、安徽、江西、贵州等6省投放86个自主招生名额,并于4月底,由党委书记杨贤金、校长钱旭红等带队,送考上门,组织化学、物理、人文等领域专家对候选学生进行笔试和面试,实行“励志计划”考生高考成绩达到当地理工类一本线后即可被正式录取的优惠政策。2014年,华东理工大学最终录取“励志计划”新生42名。

      “励志计划”新生来自农村地区,基础相对薄弱,如何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成才?为此,华东理工大学不但在招录过程中重点关注,还在录取工作结束后,计划成立2014年励志计划“明德班”,从经济资助、学业帮扶、心理关怀和才艺培养等方面全方位关心、帮助学生。

      据介绍,“励志计划”新生录取工作一结束,华东理工招生办公室、学工部等部门就通力合作,在第一时间与42名学生进行电话联系,在传递学校关心问候的同时,询问学生家庭情况、介绍学校基本资助政策,并为新生提供路费资助等,如为地处云南寻甸、陕西延安、贵州铜仁等偏远地区的9名新生提供的免费机票,使他们有了第一次乘坐飞机的经历;其余新生,华理则为每人提供了500元的路费补贴。对于学校的这一做法,学生们相当兴奋:“看到通知书和机票在一起,好开心啊!”

      学生的家庭情况到底如何?只有通过实地走访才能如实了解。8月初,学工部的几位老师出发了,分赴安徽的潜山、舒城,河南的镇平、内乡及云南寻甸等地进行家访,不但将录取通知书亲手送达到13名新生手中,还给学生带去了U盘、校名T恤等小礼品。“很意外,通知书居然是老师亲自送来的。”来自云南的张正雄笑着说。家庭经济压力较大的他很担心申请不到生源地贷款,就向前来家访的李波老师详细咨询校园地助学贷款事宜。“我向他详细介绍了学校的相关资助政策,打消了他的顾虑。”在云南寻甸4名新生的家访中,李波对学校基本情况、学校资助重点的介绍,舒缓了家长们对孩子学费、生活费的担忧,得知李老师将陪同孩子们一起返沪,更让不能陪同前来的家长们放下了心。

      若是没有“励志计划”,杭天琳应该不会来华理,对她来说,上海不仅有遥远距离的差距,还有高校录取分数高、生活成本高等阻碍。与她一样,在得知“励志计划”前,陕西延安的张双也未想到自己会到华理读大学。张双的哥哥、姐姐也同时考上了大学,这对于靠种地和父亲打短工作为主要收入的农村家庭来说,经济压力可想而知。尽管如此,张双的父亲还是买了机票陪同女儿来报到,因为不放心,也想到女儿的学校看看。“来到这就放心了,刚到机场,你们学校的车就来接了。”这位没有读过书,却培养了3个大学生的父亲有些拙于言辞,对女儿被录取、学校提供免费机票和各项助学措施,他反复用“摊上大好事了”来表达感激之情。

      8月16、17日报到后,华东理工大学所有“励志计划”学生将和新生党员分别组成明德班和励志班,参加为期一周的集训活动,接受爱校荣校、理想信念、计算机和英语技能学习、励志成才等多个主题教育活动的熏陶,以便更快适应大学生活。

 

      原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4-08-24 |  作者:张婷

      原文链接: http://www.sh.chinanews.com/pageurl/20148241724127.html?qq-pf-to=pcqq.c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