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班让班主任"操碎了心" 既关注学生还"哄"家长

24.12.2015  08:43

  12月24日消息:新高考政策出台后,沪上不少高中采取走班教学制度。学生选择多了,习惯了行政班及其管理方式的班主任忧愁却来了:黑板谁来擦、教室门谁来开、投影仪谁来管……平时习以为常的教室管理小细节如今都“”了出来,让班主任“操碎了心”。学生走班流动性很大,与班主任交集变少,班主任直呼:“学生就要‘抓不住’了!

   铁打的教室,流水的学生

  在一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高二年级学生从这个学期开始走班。教务处老师张蕾给记者展示了五份课表——总课表、按节次排的课表、走班教室门口张贴的课表、任课老师课表和学生课表。“学生有20种选课的可能性,排课表就成了一件极为复杂的工作,光靠老师的排课经验已无法解决,只能聘请软件公司来处理。”她说,不仅如此,学校选课系统、学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电子签到系统和各类相关制度都需要重建。

  好不容易排好课表,走班教室的管理问题又冒了出来。“走班的管理和行政班很不一样,一天下来,可能同一间走班教室会有两三批学生上课。可以说是‘铁打的教室,流水的学生’。”张蕾说,诸如教室由谁打扫、门谁来开、投影仪和电灯谁来关之类的小问题,都需要“责任到人”“包干到户”,任何一环出现疏漏都会对教学产生一些影响。这一项项工作都需要教务处去落实,甚至连黑板槽里的粉笔灰由谁来清理,学校都要考虑周全。

  张蕾坦言,刚开始推行走班时,大家确实都有些手忙脚乱,也出现过“上课时间到了,走班教室的门还没开”等种种突发状况,确实需要一段时间适应。

   班主任有“抓不住学生”的感觉

  实行走班后,行政班和教学班并存的管理模式也给不少班主任带来了困扰。“要加强班级管理,一定要营造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在这点上,行政班是有优势的,但走班制略显薄弱。”本市一所高中的高二化学老师丁俊说,当了多年班主任的他,突然有了“抓不住学生”的感觉。

  丁俊举例说,他所在行政班的班长和团支书,都没有选择化学等级考,也不在他的合格考班上上课。“我的行政班上有十几个学生都属于这样的情况,这就意味着,我和他们在教学上几乎没有交集,距离一下子就拉远了。”丁俊说,再加上学生一周有一半的时间在走班,大家下课也很难聚在一起,见面的机会变少了。如何扩大师生交流的渠道,丁俊也在努力想办法。基于这种现状,学校在考虑明年尽可能让语数外三门老师担任行政班的班主任。

  走班也给任课老师对学生的管理带来了挑战。某高中物理老师严洁带教两个等级考班,因为每个等级考班中都有来自所有行政班的学生,现在要找学生只能通过两种渠道——课代表和班主任,班主任的工作量也更大了。

   不仅关注学生,还要“”家长

  走班之后,本市一所市示范性高中高二年级班主任叶小林表示,她不仅要关注学生,还要时不时安抚家长的焦虑情绪。“有些家长对如何选择等级考科目不了解,就不停地给班主任打电话,我就要一遍遍地给家长分析其中利弊。”她说。

  为了方便与家长沟通,叶小林开通了班级微信群,以便随时跟家长保持联系,并把班级管理和教学动态信息都及时发布到微信群里,这等于又增添了一份监管任务。“某一个家长如果在群里公布了一些负面情绪,会一石激起千层浪,所有家长都会同时焦虑起来,班主任就要不停做家长们的工作。”叶小林称,更“要命”的是,有的家长会对班主任提要求,因为觉得自己的孩子学习更辛苦了,即便成绩平平也要求班主任在微信群里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公开表扬。

  由于部分学生选课需求是参照家长意见,学生和家长之间的矛盾会更加凸显。叶小林举例说,班级里一位家长要求本不擅长物理学科的女儿选择物理等级考试。几番测试下来,女儿的物理成绩都不理想,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建议女儿更换等级考试科目,但家长坚决不同意:“我当年高考物理都是满分,我的孩子怎么可能学不好物理?我可以周末让她补课,我们一定要留在物理班!”为了缓和学生和家长之间的矛盾,叶小林就得不停充当调和剂。她说:“每天还要绞尽脑汁怎样来哄家长,心好累。”(应采访者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