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态菜园现身沪上 众筹管理打造自家菜园

25.04.2015  11:52

  什么是好的生活品质?如今的标准,已经从每天能不能吃到肉,升格到了每天能不能吃到一口好菜。而蔬菜的安全问题、持续买到好菜的难度、买菜本身所耗费的时间精力等原因,使每天吃到一口好菜这件事并不那么容易实现。今年初,上海白领张律和他的三个好朋友,共同发起了一个有趣的项目——五百家:500个对健康蔬菜有要求的家庭,一起对应一个“自家生态菜园”,由专业的种植、互联网、配送团队进行全程管理和服务,保证会员每周吃到安全高品质的蔬菜。他们负责召集人群、管理菜园,会员则在享受高标准的产品与服务的同时,实现成本大幅下降,一家三口全年吃菜花费控制在一万元左右。

   四个爸爸辞职去种菜

  “五百家”的发起人是4个爸爸。故事要从5年前说起。当时,4个爸爸之一的张律刚从南非回来,作为生态保护领域的志愿者,他不安于给家人吃不放心的蔬菜,于是在上海的生态岛崇明包了一块地自己种菜。不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除草剂,只用有机肥、物理和生物防治;自己规划,自己雇农民,自己参与种植。本来只是想自给自足,没想到受到了周围朋友的热烈欢迎,纷纷要求“帮忙多种一点”。几年下来,张律已经成为生态种植的行家,带领一批农民为他周围100多位朋友种菜。

  去年,张律遇到了另外3位爸爸——从事冷链宅配行业的物流爸爸、从事生鲜电商的互联网爸爸以及从事基金管理的天使爸爸。4个爸爸决定,不仅种菜给自己吃,还计划凑齐500个朋友,做一个性价比最合适的生态菜园。

  为什么是500个朋友呢?张律根据多年经验,计划了一个合理的比例:500个朋友,150亩地——可以实现全年100多个品种,随时有合适的当季品种供选择;每周分两次配送,确保新鲜。“我们采用安全的生态种植与自然农法,只在蔬菜成熟时采摘,只摘好吃的部分,摘下来的菜24小时内送达。”张律说,这样做虽然要花更多成本,但是根据这500个家庭来确定基本的种植计划,以需定产,并且通过互联网将中间环节砍掉,这样成本就会降下来。

   种什么,你来定

  菜园选在崇明,如今已经建设完毕,开始产出。作为参与者的“自家菜园”,种植向用户透明。“五百家”建立了追溯系统,每一块地都有编号,每一个种植行为都有记录,每一份菜都有“出生证”。而且,每个参与者都可以随时通过官网、微信等途径,及时了解菜园的进展,参与者也可以随时到菜园考察。

  另一方面,“五百家”会向参与者进行前期调研:偏好什么?忌口什么?有何需求?以此综合规划生产。

  张律说,通过这种“双向透明”的做法,每个参与家庭的蔬菜花费全年在1万元左右。记者了解到,参与这个项目的会员价目共分三档:小家庭会员每周14份菜,8000元/年;标准会员每周22份菜,1万元/年;大家庭会员每周28份菜,1.28万元/年。记者计算了一下,在包含了包装、快递等分摊费用之后,平均每份菜(300克至500克)的价格约9元。而目前市场上贴“有机菜”或“精品菜”标签的蔬菜价格,一般在15到30元之间。其中的差价,得益于互联网砍掉了中间环节。

  网友“十月”是三口之家,家有小学二年级女儿。她订了一份8000元套餐,平均一周的菜价约在153元左右,一箱约是76元,因单份蔬菜分摊的物流、包装等成本, 10元/约份。“家附近超市的蔬菜,平价菜约8-9元/份,有包装的非有机精品菜约14-15元/份,品相稍好的基本上不会低于这个价格。相同品种的紫生菜在其他销售有机蔬菜的网站的价格,大约在30元/份;崇明特产红皮土豆,菜场单买一般10元/斤,暂时还未在超市看到过,如超市卖的话,价格应该更贵。

  小雪家住浦东,菜场离家里太远,买一次菜来回至少1小时以上,且下班时菜场已经关门了;家附近有卖菜的门店,但是菜品非常少,而且不新鲜;如果去超市买,价格比较较贵。我跟姐姐家住在同一个小区,“ 且是楼上楼下的邻居, 1万元的套餐,定 足够我们两家的日常蔬菜需求,两家一起分摊,一年的蔬菜花销才5000元,一周的菜价消费是96元左右,一天13元左右,非常实惠。”

   知道多一点

   B2C+O2O模式,生鲜创业出路?

  相比近年生鲜电商的创业公司,五百家首先确定用户群和需求数量,前期在线上做口味和蔬菜偏好的投票调查,以此来制定基本的种植计划。会员只要加入系统,在线上完成支付,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蔬菜品种。据介绍,“以需定产”这种模式在欧美很流行,一群消费者组成一个消费者合作社,大家找几个农场合作种菜吃,现在五百家其实充当了消费者合作社的角色。生鲜电商创业风潮将会愈演愈烈,不论是创业新锐,还是电商巨头,抑或资本大佬,无一例外拿起刀叉去分割生鲜这块蛋糕。这背后的原因,在于中国人对“吃的要求、吃的品质”追求越来越高。目前,生鲜行业创业者大多数都在集中力气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但是“最鲜一公里”的问题往往被忽略。问题的根本在于,消费者最终消费的是生鲜产品而不是物流。因此,做好“最鲜一公里”才是把脉整个生鲜产业链的源头。移动互联网时代,O2O、B2C也好,互联网+也好,更多模式的创新最终还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关注腾讯大申网!

欢迎关注腾讯大申网微信(微信号:dashenw)

  1.回复星座名,如“金牛”,你将会获得本周运势哦!

  2.回复数字:1~90,将随机获得复古头像一枚,来重温网恋的美好吧!

  3.回复关键字“好好先生”,可参与爆笑喜剧《好好先生》的抢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