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强:“环同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三个特征

14.01.2016  11:56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陈强

  “环同济”是围绕同济大学优势学科知识外溢形成的产业集群化活动区域,知识、人才、产业与城市空间互动发展,已成为智力要素密集、产业链完整、供给层次丰富、附加值较高、低能耗少污染、辐射能力强的知识型服务业集聚区。2005年,“环同济”产出为50亿元,2012年突破200亿元,2005年达到305亿元。“环同济”是特定时期市场需求与区域内生竞争优势碰撞后产生的化学反应,杨浦“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机制则推动其从自发状态逐渐走向成熟。笔者认为,“环同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逐步趋于成熟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该系统主要拥有以下特征。
  黏度 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中活跃着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地方政府、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等众多主体。系统是否健康,既要看这些主体之间的“黏度”如何?还要看这种“黏度”能否吸引更多外部的高等级生产要素?
  ① 企业之间“唇齿相依”。如果把“环同济”比作自然界的植物群落,那么其中既有高大的“乔木”——产值数十亿的大型企业,诸如上海市市政工程研究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市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等,这些企业资质齐全,人才济济,综合服务能力强。也有“灌木”,产值从几千万到几个亿的中型企业。更多的则是只有几位至几十位员工的“草皮”、“苔藓”型小微企业,约占企业总数95%。不同类型的企业之间既有密切的业务合作和经济联系,也有频繁的非经济交流与互动。企业之间既存在纵向的产业链分工关系,也有具体环节上的工程性业务平行分包和咨询性技术服务合作,呈现出很强的互补性和共生性。
  ② 学科与产业互动发展。在“环同济”产业生态系统中,同济大学发挥了“土壤”的作用,其优势学科资源与周边企业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学校向企业提供免费讲座、图书资料、实验设备和检测服务、管理培训、专家咨询等,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岗位、科研项目、学生创业基金。学校和企业的人才、资金、技术、信息、人脉等创新要素高度黏合,形成学科链、产业链、创新链共生的良好格局。企业可以就近获得学科的知识养分、技术支持和创新灵感,相关学科在与产业互动的过程中则可以发现并弥补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之间的裂痕和缝隙,所开展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在解决现实问题方面的缺陷和“短板”。学校还可以根据产业发展趋势,探索学科发展的新前沿,适时调整学科发展的布局。
  ③ 政府部门致力于增强系统“黏度”。如果将市场需求和宏观环境比作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阳光、湿度和风环境,那么政府作为“护林人”,就要承担空间规划、树种筛选、水土保持、环境整理等任务,以提升系统的“黏度”,保持系统的适宜性。2007年,《杨浦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总体规划纲要》 发布后,杨浦区政府整合区域资源,在空间规划、环境整治、产业载体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人员交流、营造产业发展氛围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有效增强了“环同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黏度”,推动了区域创新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弹性 健康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还必须有良好的弹性。一方面,各类主体都有适宜的成长空间。另一方面,已形成相对宽容的文化氛围。
  ① 企业成长空间充足。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环同济”的总产出与载体供给量的相关系数高达0.98。“环同济”核心圈的载体供给主要集中在三个区域,一是2001年启动的赤峰路沿线区域,包括65号同济孵化器、63号沪东科技园、以及赤峰路现代建筑设计一条街改造; 二是2003年启动的国康路沿线区域,包括国康路创业基地、国康路整体改造、上海国际设计中心、市政院原地扩建等。三是2010年开始的四平路东侧“上海国际设计一场”建设,包括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总院等。“环同济”的产业载体面积从“十五”期末的28.86万平方米,快速增加至“十一五”期末的52.3万平方米,目前已超过100万平方米。从图1中可以看出,“环同济”的产业集聚基本上与周边载体建设的节奏保持一致。显然,持续稳定的载体供给为“环同济”各类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腾挪辗转的空间。
  ② 宽容的文化氛围。“环同济”主体之间的关系相对比较平等。员工可以离开公司自主创业,创业过程中还可以向原企业寻求支持和合作。如果创业没有成功,甚至可以回去继续打工。这样的情况在“环同济”屡见不鲜。同济大学为周边设计产业的发展也提供了各种方便,周边企业员工可以使用学校的图书资源。还可以办理“就餐卡”,支付一定数额的“搭伙费”,享受“吃在同济”的乐趣。这一切在无形之中给创业者营造了有助于其成长的“弹性”空间。
  活力“环同济”发展已有十多年时间,至今动力不竭。具体表现为:
  ① 企业更新速度快。经统计,“环同济”绝大多数行业在2008年、2013年两次经济普查中新增企业的占比均过半,其中,专业技术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知识密集型企业新增占比更高。较高的企业“活化率”,充分说明“环同济”的产业生态系统具有动态发展的多重驱动力,催生了众多创业企业,并吸引了大量外部企业迁入。
  ② 业态与时俱进。通过梳理2004年、2008年、2013年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所涉及企业的行业代码发现,“环同济”产业的结构正处在调整过程中,“技术含量”逐步提高。如图2所示,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的营收占比从24.2%骤减至8.8%,而工程技术业(包括工程管理服务、工程勘察设计、规划管理)的营收占比从22%骤增至37.5%。同时,还可以发现软件开发、教育的逐步兴起。目前,区域内产业虽仍然主要集中在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工程咨询等领域,但已可以看到交通规划、工业设计、生态设计、环保工程等领域的“星星之火”。
  ③ 创新涌现。“环同济”创新资源高度集聚、充满创新机缘,散布着无数创新触发点。在这里,创新已不仅仅停留在具体的产品、技术和服务上,还体现于理念、方法、应用、营销、商业模式等各个层面。大量的创新型企业、团队、人物不断涌现,充分流动,为“环同济”增添了无穷活力。

          http://newspaper.jfdaily.com/jfrb/html/2016-01/14/content_1656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