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教育时报·头版]王振义:看到学生超过自己是最大安慰

11.09.2014  02:18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振义教授用独创的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方法让一个个白血病患者看到了生的希望。1994年,王振义院士获得国际肿瘤学界的最高奖——凯特林奖,评委会称他为“人类癌症治疗史上应用诱导分化疗法获得成功的第一人”。2011年,已87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教授被授予国家最高科技奖,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亲自为他颁奖。在科研的同时,王振义教授先后担任过内科基础、普通内科学、血液学、病理生理学等教学工作。王振义教授说:“看到学生超过自己,是当老师最大的安慰。

   甘当人梯的老师

  王振义师承我国著名的医学前辈傅培彬和邝安堃。在几十年的科研教学生涯中,王振义总在思考:在医学乃至各个领域,如何更好地传授知识、传播思想、传承精神,培养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在王振义看来,如果一名教师不能以身作则,没有创新和自己的理论,怎能培养出好的学生?

  上世纪50年代,王振义在血栓和止血研究领域已初露锋芒。随着研究成果的不断出现,他开始在国内外权威科技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论文,他与夫人合译由 Stefanini 编写的《出血性疾病》一书,是当时国内唯一一本有关出血性疾病的参考书。他与李家增、阮长耿,以后又有王鸿利、韩忠朝、宋善俊等参加主编的《血栓与止血》已成为我国在这个领域中的代表性专著,并不断再版。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举行的2001届毕业典礼上,该校校长乔治·鲁普授予王振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荣誉科学博士学位,他成为我国第一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

  乔治·鲁普这样评价王振义教授:“您的工作不仅指出应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治疗一种特异的疾病,而且更新了可以应用单一药物通过诱导分化治疗癌症的概念。”对当时已77岁高龄的王振义来说,能代表祖国前去大洋彼岸领奖当然是自豪的,但他更大的安慰则是,他培养的学生能够成为各个领域的英才,甚至能够超过自己。

  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是王振义教授的研究生。1978年,只有中专学历的陈竺,以专业考分第一名的佳绩成为王振义教授的硕士研究生,而王振义那年招的另一名研究生陈赛娟后来成为了陈竺的妻子,她在白血病和细胞遗传学研究方面卓有成就。陈竺夫妇不会忘记,是王振义教授手把手地指导他们进行血液病理生理的实验,专门为他俩补习专业外语,后来又一起撰写有关血友病和血管性假血友病的论文。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王教授每一次都坚持把他们列为论文的第一、第二作者,而把自己排在了最后!后来,又是在王振义的力荐下,陈竺夫妇赴法国留学。1989年,陈竺夫妇回国继续在王振义教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开辟出一片基因研究新天地。1991年,陈竺在《血液学》上发表论文,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阐明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病原理和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的作用机制。国际专家评价,这是使人感到震惊的同一研究小组又一次取得的惊人发现。看到学生的进步,王振义在高兴的同时,想的是怎样让自己的学生有更大的发展。1996年,王振义主动提出来把代表中国血液学研究最高水平的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的位置交给42岁的陈竺。很多人问他,你刚好在往上发展的时候,为什么又退下来了呢?他回答说:“要考虑年轻人个人的发展,同时,也考虑到血研所的前途,我觉得年纪轻的人比我强,对于血研所的发展有好处,那么理所当然,就让贤、让他去领导。

   没有架子的大家

  王振义是医学大家,更是教育大家,培养了一大批顶级血液学专业人才。但在学生的眼里,王振义却没有一点架子。王振义对学生从来不会居高临下,对于学习中的一些细节,诸如多媒体制作中颜色是否协调、英文论文中哪个单词用的不确切、英语口语中的语音纠正,王振义都要关心,对于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X片显影等出现不好解释的结果,王振义则会与学生一起去求证。

  “973”最年轻的首席科学家、上海第九届十大杰出青年陈国强,是王振义教授的得意门生,他至今还记得王振义教授修改他的硕士研究生论文的整个过程。在写论文还不用电脑的年代,导师一遍遍修改,学生就要根据修改的内容,重新整理、抄写,陈国强的硕士论文给王教授先后改了10遍,陈国强将近二万字的论文共抄了十遍。王振义教授时任二医大校长,白天工作繁忙,只有利用晚上的时间修改学生的论文,王振义教授多次把陈国强叫到家里一起吃晚饭,一放下碗筷,师生两人就一头“扎进”了论文。多少个夜晚,多少次交流,这位老者的谆谆教诲深深地刻在了陈国强的心中,这位老者甘为人梯的品格时时激励着陈国强向更高、更险的医学高峰迈进。

   不计得失的前辈

  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年已九旬的终身教授王振义是众多医生的前辈。但在专业方面,王振义却一点不计较得失,常常很高兴地接受医生的考试。这是王振义为了帮助医生们提高业务水平独创的方法,虽然名为考试,却是开卷,参加考试的只有王振义一个人,监考官却有一排对考试感兴趣的医生。

  有一次,在一间小会议室,一排医生又坐在一起,作为“监考”看着王振义教授“考试”。这是一场开卷考试,题目是“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这是医院最近遇到一个比较罕见的病例。只见王教授打开电脑,一边讲解一边用PPT演示。

  发病原因,临床表现,临床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良性和恶性的区别,治疗效果,之间关系,如何分类等等。一张张图表,一个个数据呈现在“监考官”面前。然后“考官们”提问,王教授再作回答。2个小时后,考试结束。下周,“监考官”再出题目,王教授再参加“考试”。

  每次出的题目都是一些临床上遇到的“疑难杂症”,王教授的回答都是国际上最新的解决方案、成果或进展。

  “考试”结束后,医生们会带着U盘,把王教授亲自做的PPT 拷贝到U盘上,然后作为最新教材应用到实际治疗中去。

  “血液病的种类很多,既有共性的问题,又有个性上的差异,现在,科技发展得非常快,我们一定要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他们作为临床医生会遇到很多难题,我就通过现代方法帮助他们查找国际上最新的动向和治疗方法,这样既可以节约时间少走弯路,对我本人也是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王振义教授的一席话,说出了他独创“开卷考试”的原因。

  一位曾得到过王振义教授帮助过的医生感叹:“王教授已经86岁高龄了,可谓是功成名就,但是他却马不停蹄,还在为血液病的治疗和研究工作上殚精竭虑,他不计个人得失的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在王教授家客厅里沙发的上方挂着一幅色彩素雅的牡丹画,起名为《清贫的牡丹》。王教授介绍说:“这幅牡丹看上去不是大紫大红,表达的是清静向上,高贵淡雅。我们为人做事也应该像这幅画那样,对待事业要有勇攀高峰的决心,对待荣誉和地位要清静淡雅,保持一颗平常的心。

来源:《东方教育时报》 2014.09.10 第01版

原文: 王振义:看到学生超过自己是最大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