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市场是否利好

15.01.2015  11:39

  目前国家玉米临储收购进度不断加快,玉米深加工行业出口退税率也开始实施新的政策,此外,干酒精糟进口也将迎来重大变化,这些将会给玉米市场带来哪些变化?进入1月份,玉米市场行情如何?

   临储进度加快玉米价格企稳

  12月底到1月初,临储收购进度比前期有所加快,市场对临储收购政策的信心也在不断恢复。但是这段时间并不是养殖行业对饲料需求的旺季,玉米价格没有明显的走强趋势。

  近日,市场消息称,截止1月5日,东北临储累计入库量已达1684万吨,虽然比去年同期仍减少215万吨,但是较前几次的收储进度看已明显提升,极大地增强了市场的信心。

  自2014年秋玉米上市后,玉米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日渐凸显,玉米价格一直承压下行。最近一次的临储收购进度的加快,无疑给玉米市场增添了一份生机。“12月底到1月初这段时间,临储收购进度比前期有所加快,市场对临储收购政策的信心也在不断恢复。”中国玉米网高级分析师王宝全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这很可能会改变玉米市场的供给情况。

  卓创资讯分析师朱志炜也坦言,临储收购进度地加快,使部分粮商和农户都出现了惜售心理,从东北鲅鱼圈和锦州港的到货量足以体现。“最近几天这两个港口的玉米到货量在5000~8000吨左右,而之前都是在1~2万吨左右。

  这是否预示着玉米价格将会有所上涨?随着春节的临近,正值玉米需求的旺季,贸易商们也会积极备货,王宝全预计这段时间玉米价格将会小幅上涨,不过仍以企稳为主。“春节后,将会进入玉米需求的淡季,玉米价格走势还需要看国家政策、临储收购进度、市场需求以及玉米质量变化等多方面因素。

  的确,由于今年的春节时间较晚,贸易商们的备货时间也会有所推迟。据了解,元旦过后,贸易商们的采购热情并不会很高,受临储收购进度加快和“买涨不买跌”心理因素影响,1月底前后很可能会出现备货高峰期,玉米价格也将会有“抬头”迹象。

  但是,考虑到7938万吨左右的临储库存量以及2014年2亿吨左右的玉米总产量,朱志炜表示,“目前玉米市场仍然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加之无论是饲料养殖还是玉米深加工行业的需求都不是很旺,今年贸易商们的备货量或许会低于往年。

  这也正是中华粮网易达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焦善伟所担心的。虽然目前东北地区玉米临储收购进度比玉米刚上市的时候加快了很多,但是这段时间并不是养殖行业对饲料需求的旺季。“这段时间正是养殖行业的出栏季节,对饲料原料的需求并不是很大;而且东北玉米的大量上市,并没有有效的带动需求。因此,玉米价格也并没有明显的走强趋势,仍是相对稳定并偏弱一些。

  焦善伟还提到,收储企业在收购过程中对玉米质量要求比较严格,国家临储收购进度相比去年偏慢。这样在消费不是很景气的情况下,企业的收购积极性也不是很高,多是以销售定加工——边采购边加工边销售,购销整体表现也不如去年同期。

  春节效应能否对玉米价格产生有效的提振?还需看后面的临储收购进度和数量以及市场的需求情况来确定。

   出口退税率先抑后扬

  国家对玉米深加工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不断进行着调整,2009年6月1日,玉米淀粉、酒精的出口退税率为5%,酒精出口免征5%的消费税;2010年7月15日起取消玉米淀粉和酒精的出口退税。2015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玉米加工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调整为13%。

  2015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玉米加工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调整为13%。针对此前财政部下发的这则通知,业内人士认为在当前国内玉米库存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该政策的出台将有利于提高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去库存化速度,并增强其国际竞争力。那么,这种影响力会有多大呢?“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对玉米深加工企业来说,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开工率、提振玉米需求,但实际影响效果并不会十分明显。”中国玉米网高级分析师王宝全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以玉米淀粉为例,出口退税率的调整会降低企业的出口成本、增加出口量;不过考虑到目前玉米淀粉的价格与木薯淀粉相比,并没有太多优势,因而也不会出现太大规模的出口。

  中华粮网易达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焦善伟也表示,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趋缓、市场需求不佳,即使有出口退税,也不会有大量的需求增加,对产品价格的提振作用也不会很强。“一方面,国际市场对淀粉和酒精类需求的回暖力度不是很大。另一方面,尤其是现在国际原油价格一直在下跌,与原油相关的作为燃料的乙醇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据了解,此次出口退税的玉米深加工品种包括玉米淀粉、浓度≥80%的未改性乙醇、味精、制造淀粉过程中的残渣及类似品、季戊四醇、甘露糖醇、山梨醇、乳酸及其盐和酯、葡糖酸及其盐和酯、赖氨酸等。

  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国家对玉米深加工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不断进行着调整。为了支持玉米深加工行业发展,2009年6月1日起将玉米淀粉、酒精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5%,酒精出口免征5%的消费税;为了降低国内玉米深加工企业对玉米的需求并保证国内玉米供给,2010年7月15日起取消玉米淀粉和酒精的出口退税。

  酒精的出口退税率从0%调整为13%,可谓力度之大,“不过此次调整只涉及未改性乙醇,且国内酒精出口量占消费总量不足1%、与美国相比并没有价格优势。加之全球油价较低,化工市场整体需求偏弱,海外酒精的市场需求也较差。”卓创资讯酒精行业分析师林美杰强调,短期来看,退税政策影响有限。

  然而,未来随着国际酒精市场的回暖和国家政策的利好支撑,不排除酒精出口会出现稳中上升趋势。林美杰还提到,由于政策刚刚开始实施,其短期影响效果最快也要到下个月才能体现出来。

  新政策对玉米淀粉出口又会带来多大影响呢?卓创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1~11月份,国内玉米淀粉出口量为5.28万吨,仅占整体需求的0.5%左右。在卓创资讯玉米淀粉行业分析师张晓朋看来,目前正处在玉米淀粉出口的淡季,短期内提高退税对于玉米淀粉市场影响有限。

  张晓朋认为,从长期来看,随着国内玉米淀粉价格地不断走低,它与木薯淀粉之间价差也会不断扩大,同时在政策利好地拉动之下,国内玉米淀粉的出口量有望得到稳步提升。

   干酒精糟市场依旧低迷

  国内干酒精糟(DDGS)价格行情从2014年第四季度开始就不容乐观。主要是下游市场需求疲软,备货积极性不高;而上游厂家的库存量又在不断增加,出货压力较大,DDGS价格难以维持稳定,一路下滑。

  近日,“中国批准进口美国MIR162转基因玉米的消息”在业内引起了强烈关注。

  据媒体报道,12月17日,《华尔街日报》称,美国农业部部长TomVilsack表示,中国农业部已经批准进口一种转基因玉米——先正达(Syngenta)公司的AgrisureViptera(即MIR162转基因玉米)。

  12月22日,瑞士先正达官方也对外宣布,公司收到中国监管当局的转基因玉米AgrisureViptera的安全证书,正式批准允许进口其在美国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玉米以及玉米加工的副产品,如干酒精糟(DDGS),主要用于食品和饲料用途。

  这预示着MIR162转基因玉米的进口又将重新启动了吗?业内人士也纷纷表示,若进口玉米加工的副产品如DDGS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其质量和价格优势,又将给国内DDGS市场带来一定冲击,其价格下行压力会更加突出。

  “消息一出,确实对业界的心态产生了一定影响。不过,国内还没有确切的官方消息公布,业内的观望情绪较浓,饲料企业的采购也是随采随用。”卓创咨询分析师赵丽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自2013年10月,深圳口岸检出美国转基因玉米含有未经中国农业部批准的MIR162转基因成分后,中国质检部门对含有MIR162转基因成分的玉米全部实施退运。截止2014年6月16日,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共对125.2万吨含有MIR162成分的进口美国玉米实施了退运处理。

  海关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1~11月,我国DDGS进口量为540万吨左右,高于2013年同期的350万吨。但是月进口量相对减少,1~9月份每月进口量平均为50~60万吨,10月份为12万吨,11月份只有19万吨左右,低于去年同期。

  “国内DDGS价格行情,从2014年第四季度开始就不容乐观。”赵丽艳分析称,主要是下游市场需求疲软,备货积极性不高;而上游厂家的库存量又在不断增加,出货压力较大,DDGS价格难以维持稳定,一路下滑。

  以山东为例,2014年10月中旬DDGS价格为2400元/吨,之后一路下滑到现在的2075元/吨,价格幅度在14%左右。而2013年和2012年,DDGS价格从11月初开始就一路上涨,到春节前涨到了2500~2550元/吨。

  随着下游饲料厂库存地不断减少,赵丽艳预计,1月中下旬可能会出现备货小高峰,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拉动上游生产企业的库存消耗。此时,DDGS的价格可能会有所反弹,但反弹幅度有限。“目前国内的豆粕供应相对宽松,价格也在一路下滑,很有可能会拖累DDGS市场。

  国内蛋白饲料的需求一直处于紧缺状态,无论是DDGS,还是豆粕或者菜粕的进口量都比较大。赵丽艳认为,MIR162转基因玉米进口政策若得到证实,还需看豆粕、菜粕等价格,如果其价格较低,进口DDGS的替代作用也会相对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