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打造创新型部门 努力当好排头兵

10.11.2017  01:19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高瞻远瞩、举旗定向,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明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更坚定了我们以“创新驱动气象事业发展”的信心与自觉。

  过去五年,上海市气象部门深入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中国气象局的总体部署,主动融入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积极践行创新发展理念,切身感受和体验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创新是从根本上打开增长之锁的钥匙”。依靠创新,上海气象业务不断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在区域高分辨率数值预报等核心技术领域逐步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转身,自主研发的远洋气象导航系统成功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国船国导”梦。

  走进新时代,上海气象部门将紧跟党的十九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按照中国气象局“突出创新驱动,用创新思维转变气象发展方式和服务理念”的要求,率先探索创新驱动气象事业发展战略新路,率先建设“创新型气象部门”,努力当好气象事业发展的排头兵先行者。

   一要努力推进气象服务创新,满足新时代气象服务需求。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判断,这对上海推进国际化大都市气象服务创新提出了新要求。上海有责任以创新的思维率先探索气象服务供给侧改革。首先要创新气象服务思路,针对新时代气象服务主要矛盾,调整气象服务供给结构。重点是发挥上海的综合优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新需求,在服务“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大飞机制造、军民融合等国家重大战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二要创新气象服务手段,面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新需要,优化服务供给,积极发展智慧气象,完善公共服务。重点要加快推进上海气象数据中心、城市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体系等建设,探索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手段,提升普惠气象服务质量。第三要创新气象服务方式,按照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推进气象服务社会化试点,探索社会多元化供给格局。重点依托上海自贸区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搭建气象服务云平台和技术孵化器,鼓励全社会基于气象数据开展增值服务和应用创新。

   二要持续深化核心技术创新,支撑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 气象服务要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必须依靠创新驱动,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从根本上实现“”的飞跃。党的十九大报告就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指明了方向,上海市气象部门要紧紧围绕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国家战略,加快建设上海气象科创中心。一方面要在区域高分辨率数值预报机理及1公里模式等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方面不断突破,争取在国际上进入“领跑者行列”;另一方面要在基于“数值预报+”基础上的气象影响预报、人工智能预报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促进气象服务向中高端迈进,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

   三要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创新驱动发展不竭动力。 体制机制创新,对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担负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重要角色。当前上海气象部门深化综合配套改革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果,下一步将集成改革成果,探索实施平台化新型事业发展模式,实现从“注重机构调整的物理整合”向“着力于机制建设的化学融合”转变,建立三大平台:即一体化智能业务平台,整合业务资源,优化工作流程,实现气象基本业务线上线下全融合;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按照业务服务需求,成立项目制创新团队,实现全局科技创新资源合理配置与共享;专业气象服务市场平台,破局内部同质化竞争,打破资源壁垒,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形成气象服务创新的规模效应。同时,通过倡导创新文化和六大配套机制,实现业务链、创新链、价值链深度对接融合,让创新的活力充分涌流、竞相迸发。(作者系上海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