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说猴 沪上"猴达人"畅谈与猴子的不解之缘

09.02.2016  07:01

  今年是农历丙申年,也就是大家所说的猴年。

  新春来临之际,本报记者分头行动,寻访到一群“属猴”的人们。他们中,有齐天大圣之父———《大闹天宫》首席动画设计师,有在动物园陪伴金丝猴20余年的“猴王”,有创作出《百猴图》的剪纸大王、设计猴年金饰的新锐设计师,还有痴迷猴票的集邮爱好者。他们与猴结下不解之缘,也有一肚子说不完的故事。

   上海野生动物园“猴王”邱军华:

  一手养大的金丝猴如今“四世同堂

  猴年一到,动物园里的猴子们可就成了“主角”,上蹿下跳挠头眨眼,惹得大家笑声不断。在上海野生动物园里,有这么一位“猴王”———邱军华,从开园的第一天起他就和猴子为伴,至今已经21年了。在他的照看下,猴子已经繁衍了四代。

  邱军华和猴子的不解之缘要从1995年说起。野生动物园开园的第一天,他领到了30多只川金丝猴,起初没有经验,照顾起这些调皮的猴子来可以说是力不从心。看着日渐消瘦的猴子,邱军华发了狠,一定要弄明白猴子的饲养方法。从此他就成了组里最忙的人,除了每天精心喂养,只要一有空,他就琢磨着怎么才能把猴子养好。曾经,饲养场的地面上出现了一滴鲜血,被细心的邱军华发现了,要在30多只活泼好动的猴子身上找到一个小伤口谈何容易,可是邱军华愣是一只一只地检查过来,最终在一只年轻公猴的毛发下发现了这个细微的伤口,并及时进行包扎处理;还有一次,猴妈妈抱着小猴从邱军华面前走过,别人看来再普通不过的一幕,邱军华却看到了异样之处,原来,眼尖的他发现小猴子的手指不巧被母猴的毛给缠上了,时间一长,小猴子的手指很容易因为缺血而坏死。在他的耐心引导下,母猴才把小猴放了下来。

  和猴子相处的时间越长,邱军华和它们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小猴子会跳到他的手上和他玩耍,还有猴子受了伤之后抱在他身上“求安慰”。如今,邱军华和猴子们已经默契十足,猴子的一个眼神一个叫声,邱军华都能准确判断出是兴奋还是发怒,接下来是要跳跃还是玩耍。邱军华熟悉每一只猴子的叫声,只要听到新生小猴稚嫩的声音,都是他最激动的时刻。金丝猴一般两年生育1胎,在他的照料下,园里有的金丝猴4年连生4胎,猴群也从最初的30多只扩大到了现在的50多只。他的多篇论文发表在《华东地区动物园论文集》中,引来不少同行取经学习。说起这些,憨厚的邱军华总是笑,从来不说这些背后自己付出的心血。

  邱军华的猴缘越来越深,他也越来越舍不得这些猴子:“这群猴子就像我的家人,一天见不着心里总是不踏实。照顾好它们,让更多的市民了解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我想这是我和猴子共同的目标。

   《大闹天宫》首席动画设计师严定宪:

  绘“齐天大圣

  纵横半个世纪

  个多世纪前,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历时4年制作了新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大闹天宫》,“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形象第一次被搬上了大荧幕。几十年来,《大闹天宫》在国内外获奖无数。作为设计者,严定宪,这位头发花白的80岁老艺术家,在讲起“齐天大圣”时仍有说不完的话题……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动画系的严老,在学校里学的是西洋素描,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研究不深,“我们那个时候流行看美国的迪斯尼、苏俄的黑白电影,像什么京剧戏曲之类的,说实在的,当时并不太喜欢。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大闹天宫》的导演万籁鸣找到他,想要他来创造孙悟空这个角色时,他感觉自己的压力很大。“之前著名的装饰画家张光宇先生也曾经接下过这个任务,但是画出来的猴子要不就是不符合动画片的要求,要不就是太过舞台戏剧化,感觉不是很理想。该如何把握这只猴子的神态,成了我这个西洋素描学生当时在设计上最大的难题。

  由于当时资源有限,严老与其他几名原画作者一同听遍了当时大街小巷有关孙悟空的所有戏曲,“渐渐地,我开始觉得这是只很有灵性的猴子。当舞台演员从二楼跑下一楼时,我的脑中就展现出一只猴子从上一朵云跳到下面来的场景;当他一个后手翻时,我的脑中就想到了这只猴子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的样子……”说到激动处,严老一只手鞠起来,一只手挠着头,学起了当时他脑中的孙悟空,十分形象。

  当我们提出想要一睹当年动画原稿真迹时,严老遗憾地表示:“因为当时技术上的原因,原稿的保存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简单。”上世纪60年代国产的“赛璐璐片”,也就是化学片,质量不过关,板子比较厚、比较黄,几张相互叠上去后,背景颜色都会变化。作为一部历时4年制作的动画长片,动画设计节奏比较快,对于化学片的需求比较大,所以在创作时一般使用外国进口的片子,但是进口片价格昂贵,画完擦掉洗干净后留给下一部片子再使用,因此很难保留。再加上,那时保存原稿的意识不及现在,所以原稿的缺失也成了一大遗憾。  虽然原稿难存,但是谈起该如何画这只猴子,严老还是显得十分得心应手。他从房中拿出了一个笔盒,其中有黑、红、黄、绿四只马克笔,随后他又拿出一张A3大小的铅画纸。“首先画这只猴子,需要从他的冠画起,这是他的耳朵,眼睛……”一边介绍着部位,一边寥寥几笔,几分钟后,齐天大圣的形象已跃然纸上。随后严老又用黄色的马克笔在后脑勺的部位加了几笔,“这大圣的脑袋上可不能没了毛啊!”不出一会儿,一只大圣的头像就活灵活现地展现在面前。

  “很多人都知道‘齐天大圣’,知道《大闹天宫》,但都不知道它的作者是谁。”严老表示,对于一直甘居幕后的他而言,其实只要听到别人讲起这部动画片,他都有种说不出的欣慰,“就好像自己的孩子被别人夸奖了一样。

   剪纸大王郑树林:

  为创作《百猴图

  看了三个月猴子

  作为上海市第一批“非遗传人”,剪纸大王郑树林过年的排片表已满得没有空隙:1月20日,参加老干部联谊会;21日,参加文化局“上海花样”讲座……连春节也排满了,初一至初五,在古漪园现场表演;初六至初八,到天台农博园现场表演……他之所以这么忙,是因为实现了剪纸与美猴王的完美结合。

  从去年10月开始,郑树林就在构思。12年前,新民晚报某专刊想给春节增添一点喜庆的民俗氛围,邀请在江湖上已闯出名声的郑树林为报纸剪当年属相酉鸡,剪纸刊登后,受到了读者的喜爱。由此,该报每年邀请郑树林剪生肖,戌狗、亥猪、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剪到申猴,已经是第十二个年头,生肖也剪了一圈。

  面对收官之作,郑树林想到了五福临门,他剪了五个猴子,其中两个猴子依偎在老猴身上,寓意“二孩”,边上的两个猴子,一个看蝙蝠,一个看喜鹃,下面是四季花,整个画面呈现和睦、敬老、喜上眉梢的年节美好祝愿。

  郑树林20岁那年自立门户后,就有一个剪“百某图”的宏愿,他先从猴子入手,构思“百猴图”,为了观察猴子的各种形态,他连续三个月前往动物园,天天与猴子“约会”。

  经过仔细的观察,他发现无论什么品种的猴子,其手势恰好与人类相反。郑树林说,比如梳头,猴子是手朝后梳的。他还发现,猴子也有喜怒哀乐,得到好吃的东西,不断吃;碰到不好吃的,扔掉还要叫几声。

  “百猴图”杀青后,郑树林一发而不可收,又相继剪了“百菊图”、“百蝶图”、“百马图”……郑树林说,当时为了生活,绝大多数“百某图”都卖掉了,但“百猴图”他一直珍藏着。

  前不久,教育部一位副部长到上海了解民俗文化,领导恰巧属猴,郑树林为他剪了一个手拿如意的“美猴王”,意蕴万事如意。郑树林说,剪纸看起来一把剪刀一张纸,似乎十分容易。其实不然,剪纸除了技巧以外,还要懂得民族文化和各地风俗。拿剪猴来说,猴子的腮部是永远不能剪的,因为尖嘴猴腮是“触人霉头”,不要说受赠者不高兴,大过年的,弄不好还要发生纠纷。

  今年,郑树林最高兴的一件事,就是他倾注多年心血创作的《花样溯源》出版了,该书详尽地介绍了“上海花样经”的前世今生,堪称“剪纸大百科”。

   老凤祥原创设计中心陈炅臖:

  设计草稿装满了两大箱

  金猴跃福、博士猴、奶嘴猴……在老凤祥原创设计中心设计师们的手中,路路通、黄金摆件这些传统金饰也带上了浓浓的猴年气息。

  说起自己和团队一起设计猴年生肖路路通的过程,陈炅臖一开口就停不下来了。老凤祥的新锐设计师们把眼光放在了年轻人身上,针对当下年轻人喜欢“”、“可爱”、“”的特点,将传统的金饰与现代时尚气息相结合,努力做出让年轻人喜爱的生肖系列作品。为了让消费者在新年前就能买到各式各样憨态可掬寓意吉祥的猴年金饰,设计师团队从去年第二季度开始,就把目光锁定在了各式各样的萌猴身上。

  猴子古灵精怪,神态丰富,为了画得传神逼真,陈炅臖和设计师们在网上查看了大量的萌猴照片,有人还专门去了动物园,仔细观察临摹了猴子机灵、乖巧和憨态可掬的种种形态。几位设计师从去年年中就开始动笔,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和猴年元素相结合,画的草稿足足装满了两个大箱子。设计的稿件中既有吊坠,也有路路通和转运珠,再由设计部主任和副主任“把关”,几番选稿和磨合之后终于敲定。

  在模型制作过程中,设计师们在打样间里小心翼翼地进行蜡雕,把自己的设计从纸面变成实物。为了让生产出的金饰既美观又实用,设计师们采取了3D印制的技术,在保证了金光灿灿的同时,又使得金饰不容易变形。

  招商会上,设计师们亲自“上阵”,为自己的设计作品站台叫卖。陈徐奇设计的“猴福齐天”摆件很受大家的青睐,“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大家认可,心里悬着的那块石头可算是落地了。用自己的设计让更多人和猴年结缘,我们这些金饰设计师每次想到这里,心里还是很激动呢。”陈徐奇说道。

  电力职工唐贤铭:

  集邮数十载最中意两版猴票

  一只公猴正在攀枝摘桃,猴子面露笑容,一只爪子抓住树枝,另一只爪子捧着桃子,尾巴缠在桃树上;一只母猴抱着两个猴宝宝,猴宝宝分坐其左右,其乐融融。这两幅图寓意着“捧桃献瑞”、“合家欢乐”,其创意非常美妙。这是时隔三十六年黄永玉老先生再次执笔创作的第四轮生肖猴票———《丙申年》。

  说“再次”,是因为1980年我国发行的第一枚猴票就是黄永玉执笔设计的,“《丙申年》猴票与1980年的第一枚生肖邮票遥相呼应,妙趣横生。”唐贤铭说。唐贤铭是国网上海检修公司输电检修中心的技术负责人,他也是个集邮爱好者。

  此刻,唐贤铭将一本本邮册放在桌上,特别将1980年和今年的猴票平展后摊在桌上给我们看。

  他指着新版的猴票说:“我们集邮的人都特别喜欢这两版猴年邮票,倒不是像人家所说的,猴年邮票升值厉害,而是猴子特别惹人喜欢的原因,而且黄老先生今年的设计实在契合了我们追求安定和谐的心理。

  说到猴子特别惹人喜欢,唐贤铭似乎想起了什么,他停顿了一会儿后又说道:“我想全世界的人都喜欢猴子。当然我们中国人更喜欢猴子,是因为中国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把猴子塑造成了敢与玉皇大帝叫板,横扫妖魔鬼怪、牛鬼蛇神的齐天大圣,在我们中国人心目中,这猴子就是正义的化身,英雄的化身……

  唐贤铭侃侃而谈,我却故意对他找茬:“喜欢猴子应该到动物园,这跟喜欢猴票没有关系哦!

  听了这话,唐贤铭笑了:“喜欢是可以通过某个平台来寄托的,我们喜欢猴子,就可以通过收集邮票来表现,我们中国人喜欢龙,难不成找条龙来?

  这话一出我们俩都大笑起来。

  随后,唐贤铭告诉我,作为集邮爱好者,他们通过收藏邮票,历练了个人的健康品行。比如执着的劲头,为了收齐一枚邮票,有时要花数个月、数年的时间;再比如增长知识,很多邮票都是系列的,美国在1990年到1994年曾发行过一套二战题材的邮票系列,这套邮票将战争开始的原因到真正结束都包罗进去了。去年是纪念反法西斯战争70周年,这套邮票就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反省意义;当然还有娱乐性,现在工作节奏都很快,工余回来,翻翻邮册也是很好的休闲方式……

  从猴年邮票说到集邮,再谈到集邮的好处,唐贤铭说得头头是道,我听得也入了神……  

      泥塑达人李建伟:

  我每天在塑造一份快乐

  “像!真像!”一位游客拿上李建伟替他捏塑的陶泥小猴子后,嘴里不住地喊“”,然后笑哈哈地离开了。

  每天,李建伟的摊点前,总有不少带着快乐离开的顾客。

  李建伟是上海豫园———城隍庙游览区域内专门当场捏陶泥人像的工艺师。他曾经以《西游记》人物为原型,创作了作品“取经路上”,该作品最终获得中国美术家协会民间手工专业组三等奖,并于2015年在上海市民文化节市民手工艺大赛中获得“百名市民手工艺达人”奖。

  精湛的技艺来自勤学苦练!

  李建伟从小就喜欢美术,15岁那年,全家从上海搬迁到山东,尽管后来插队的生活很艰苦,他也坚持画画。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电视上看到中国面塑大师何晓铮的讲课,就前往拜师学艺,终于成了面塑高手。

  因为面塑摆放的时间太短,他就换了材料,开始用陶泥来塑像。

  当2016年猴年到来后,每天要他塑造猴子的客人就多了起来。为此,李建伟还从网上下载了各种猴子的造型,以供游客挑选。

  每当看到客人们拿着他捏塑的猴像开怀大笑时,他就觉得很开心。

  “你不要小看我们泥塑,豫园游览区每天游客很多,来自五湖四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点、要求,无论是人物造型,还是动物造型,要能惟妙惟肖,是要下工夫琢磨的!这些年来,我为了节省时间练习,甚至将房子借在游览区内。”李建伟说。

  李建伟今年58岁,早几年就在山东办理了退休,也就是说,他并不是为了谋生而在冬天受冷、夏天受热、近似露天的豫园工坊里工作的。

  为什么呢?李建伟说就是喜欢这手工艺。面塑也罢、泥塑也好,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瑰宝,作为炎黄子孙,应该将其发扬光大。

  李建伟不是唱高调的人,他女儿大学毕业后并没有到企业打工,而是向父亲学起了面塑,如今也在田子坊专门为人塑像,也可说子承父业了。

  李建伟说:“我每天在塑造一份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