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猴头菇成为家常菜 沪开展鲜食猴头菇中试生产

18.02.2016  18:06

猴年到,猴头菇盼着上餐桌!昨天,记者在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的实验室里看到,一排排四层高的培育架上,一丛丛鲜食猴头菇抖擞着毛茸状菌刺,从实验瓶里探出头来“打招呼”。远远看去,毛茸茸菌菇头翻着浅黄或浅褐,很像是一个个小金丝猴头,可爱极了。原来,猴头菇营养丰富,口感却有点苦涩,研究人员正在中试生产适合百姓餐家常菜的猴头菌种。

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所就从民间了解到猴头菇的补胃功能,并制出专门用于临床治疗消化道溃疡、胃炎等胃病的主要药物“猴头菇菌片”。“科学研究证明,猴头菇中的多糖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对受损胃黏膜具有很好的修复和营养作用,并能抑制幽门螺旋杆菌。

除了养胃,猴头菇还能吃出健康。据介绍,每百克猴头菌中就含有蛋白质26.3克,是香菇的两倍。它还富含人体所需的氨基酸,能降低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调节血脂,利于血液循环。猴头菇能不能变成一道家常菜呢?张劲松告诉记者,研究人员正在筛选猴头菇菌种,从中寻找口味、营养俱佳的新品种。

猴头菇以往多提取入药,或用作中药材,对口味要求不高。现有的许多猴头菇菌种,直接鲜食口味有点苦涩,烹饪加工比较复杂,“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培育口味好,品质优,适合工厂化培育的鲜食猴头菇品种。”张劲松透露,市农科院正在开展鲜食猴头菇中试生产,口味适合鲜食烹饪。随着食用菌产业链的丰富和完善,百姓对猴头菇的接受度会越来越高,未来三五年猴头菇有望和金针菇、鸡腿菇、香菇一样,成为百姓餐桌上的家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