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和专业是中小微企业做强的出路

23.09.2014  14:31

      意大利的手工牛皮包、瑞士手表都是专业和特色的中小企业的代表,四川的中小企业、小微企业也可以像他们一样,追求专业和特色,让产品实现增值。

      “中小企业的兴盛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仅以中国而言,就有小型微型企业5000万家,约占企业总量的97.3%,提供的就业岗位占全国城镇就业总数的80%以上,提供的技术创新的成果占70%以上,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在60%以上,税收占50%以上。蓬勃发展的中小企业大有可为。”在22日进行的首届四川财经论坛上,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副主任任杰在谈到中小企业的转型与发展时如是介绍。

      作为中国主要经济力量的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近来多次被管理层“点题”,在提出“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一周后,国务院再次部署进一步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加大财税、融资支持,加大专项基金、创业基地等的支持。在此背景下,四川中小企业也迎来发展的历史机遇。

      任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事实上在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政策、投资等对四川的倾斜就已给四川本地的中小企业发展带来很大机遇,且由于相较于沿海地区中小企业来说进出口较少,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也较小,所以四川中小企业在近年蓬勃发展。

      谈到四川中小企业如何在转型和机遇下发展,任杰表示,要立足自身资源和优势,着力固本强基建设;同时,要更加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此形成共识,在此基础上制定的政策企业才会共同遵守。此外,像开发区、“川货出川”三大活动等都是企业抱团发展的例子,通过相近或者上下游企业的集聚,实现信息共享、抱团发展。“四川中小企业发展要发展一定要挖掘自身优势,我的特长是什么,我的专业是什么,我有哪些资源,不要盲目地追求大、追求规模,也不要盲目地投入资金发展所谓的‘高精尖’,而是要发展特色产业和拳头产品。”任杰向记者表示,像意大利的手工牛皮包、瑞士手表等都是专业和特色的中小企业的代表,日本甚至有延续一千多年的企业,四川的中小企业、小微企业也可以像他们一样,追求专业的和特色的强大从而实现增值,在一个领域做到专业和专注即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