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牌拍卖11:02迎来最低成交价 截止时间大幅提前

18.01.2015  08:35

  东方网1月18日消息:2015年首次上海私车额度竞拍昨天举行。本月参拍人数为98203人,比上月96972人略有回升,但由于纳入了二手车牌及节日因素,本月的个人额度达到了7990辆,相比上月7447辆上涨不少,因而本月的中标率为8.1%,比上月的7.7%小幅上涨了0.4%。本月车牌拍卖仍然设置了警示价,而最低成交价和平均成交价均比上月小幅上升。

   最低、平均成交价均上涨

  1月份车牌拍卖结果显示,最低成交价为74000元,比上月的73600元上升了400元;平均成交价为74216元,比上个月的73687元上升529元。

  尽管2015年首次参拍人数比上月增加,但业内人士称,1月份仍然是传统的拍牌淡季,虽比上月有所增加,但与去年5-10月时的10.5万-13.6万的拍牌人数不可同日而语。

  拍牌过程出现了一段小插曲:拍牌结束后,不少网友对本次拍牌表示了不解。根据拍牌系统显示本次最低成交价的截至时间是11点02分48秒。而正是这个出价时间,成为了很多网友质疑拍牌系统数据异常的重要原因,因为这比以往一年中最低成交价截止时间大幅提前。

  网友表示,根据以往拍牌规律,在过去的几次拍牌中,即使到了11点28分时,也很少有人出价,往往是在最近的30秒内出现了价格波动。对比本次的出价时间,有网友提出质疑拍牌系统是否数据异常。

  不过上海市交通委昨日回应称:系统运行正常。根据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只要在11点到11点30分这个时间段内成功出价,而且在最低成交价范围之内就都是有效的。在11点02分48秒内出价成功的两位竞买人恰好就是出价最低,而且时间最早的。市交通委相关人士表示,部分竞买人未拍中是因为参考以往的攻略,在竞拍最后1分钟设定了过高预期价,超出修改区间上限,等到发现了已经没有时间修改了,而之前修改成功的人则成功中标。事实上,从系统上看,最后1分钟都有成功出价74100元、74200元、74300元的竞买人。

  也有网友因为第一时间没有收到短信告知而比较着急,市交通委解释称,短信是分批发送的,到达有先有后,现在国拍公司也开发了微信和网络查询的方法。

   二手车牌数量大幅增加

  昨天的车牌拍卖,个人额度达到了7990辆,其中本市个人在用车有效额度,也就是个人委托拍卖的二手车额度达到了190辆,比上月大幅增加了近150辆。二手车牌新政的实施,令一些黄牛退出了车牌拍牌。

  2014年车牌拍卖的“全年恒定警示价72600元”的政策眼看到期,在此之前,市场曾有猜测今年的车牌拍卖警示价是否会取消。有网友表示,上个月去买标书的时候,有黄牛就介绍说12月是今年的最后一拍了,还说2015年没有警示价了,车牌肯定还要上涨到9万多元,找他们代拍只要花5000元……结果今年的第一次车牌拍卖这一谣言就不攻自破了。

  本月车牌拍卖的警示价为73700元,业内人士称这个价格是根据去年第四季度的车牌拍卖中标均价平均值算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