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台深处的爱】王海斌:让学生在思政课上有参与感、获得感

01.12.2017  23:38

    网络搜索关键词“上海理工大学王海斌”,映入眼帘的第一条就是学生“跪求”王老师上课时间地点的“蹭课”帖。在上海理工大学,不少学长学姐留下的经验里都有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海斌老师的课要靠“抢”的,必须在第一轮选课的时候“拿下”。

      传统印象里思政课大多严肃沉闷,王海斌的课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魔力?五次“同学心目中的好老师”、“金教棒”奖、上海市高校思政课教学比赛一等奖……一项项荣誉背后,是王海斌展现在同学面前的一堂堂精彩的课程,更是他对思政教育工作的“良心”和对三尺讲台的敬畏。

 

王海斌老师

 

      创新思政教学模式是“制胜法宝”
  思政教育到底怎样才能入脑入心?这是每个思政工作者都会思考的问题。王海斌说,上课其实也是一个和手机争夺同学们注意力的“战争”,老师是“军师”和“指挥官”,而创新思政教学模式才是“制胜法宝”。
  “对于刘鑫,除了道德层面的讨论,法律方面难道一点办法也没有吗?其实是有的,我们在《民法》里有无因管理制度……”最近引发社会热议的“江歌案”,作为案例出现在王海斌《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课堂上。高关注度的社会事件加上案例自带的话题性,引发了课堂讨论的小高潮,同学们踊跃举手发言,王海斌设置的思考问题也向前一步步推进。
  去年全国高校思政会议之后,王海斌有了更多关于思政教学的思考,除了在第一课堂上引入鲜活生动的案例,第二课堂同样充满创意。上《法律基础与实务》这门课时,王海斌会组织学生去法院旁听,回来交流旁听感受;引导同学们从身边寻找法律案例,进行案例分析;还让学生试着自己写一份民事起诉书或是民事答辩状等,一个个理论知识点在实践的锻炼中变得直观形象。
  这个学期,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孙宇珊就去了杨浦区人民法院的开庭现场,“第一次觉得法律离自己这么近,这比划重点、考试印象要深得多。”孙宇珊说,每周都盼着去上王老师的思政课,课堂氛围好不说,关于法律和道德,每节课下来都会有更深一层的思考和收获。
   自信源于若干个课外的“45分钟”
  一堂课45分钟,老师的准备情况直接影响着课堂的呈现效果。“备课备好了站在讲台上才有自信,也是对学生们负责。”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王海斌每节课都要花上很多时间来备课,把三四个案例放在一起比较、设计问题,“到底哪一个最契合主题,既能够让学生感兴趣,又和大纲要求紧密贴合。”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化教研部温晓春老师说,细致的课前准备使得王海斌看问题的思路和处理方式都很聪慧,有一种举重若轻的感觉,让思政课堂“活起来”,又不失传递主流价值观的厚重感。
  课堂上的表现,王海斌也会精心设计:什么样的语速、什么样的状态去讲,讲到哪里同学们应该有怎样的反应,如果没有又该如何进行调整……课前准备和临场发挥融合,呈现在学生们面前的是王海斌精心“烹饪”的课程,“教学好比烹小鲜,色香味俱全才能抓住学生的‘胃’。”王海斌有慢性咽炎,他经常在课堂上全神贯注讲课,结束才发觉,嗓子已经这么不舒服了。
  除了课前的准备工作,王海斌在课后也没有一点松懈。十几年的从教生涯,他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堂课结束都会回顾一下上课的情况,总结得失,让一堂课的结束成为上好下一堂课的基础。

 

                                         

                                                                                    王海斌老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王博 摄)


   教学相长 做足学生“功夫”
  学生不仅仅是教授的对象,和其他学科相比,思政课更加需要任课老师贴近学生。“知识传授不是思政课的最终目标,价值引领才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王海斌会把微信号公布在黑板上,对同学们的疑惑有问必答,花上一两个小时课外时间去跟学生聊天更是常态,“把自己代入学生的视角,‘以心换心’,才能做好同学们成长的‘引路人’。”
  几年前,王海斌在上思修绪论《怎么去适应大学新生活》时,管理学院的金同学找到他,倾诉所学专业和兴趣不匹配的苦恼,“我比较喜欢写文章,压根对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高等数学也学得吃力,所以刚上大学特别迷茫。”王海斌了解情况后,两次和金同学深入面对面交流,若干次电话、短信沟通,鼓励他抓住擅长的领域发展,勇敢追求自己的文学梦想。
  “现在我成功跨专业当了报纸编辑,和王老师的交流影响了我整个职业发展的轨迹”,金同学说,虽然王海斌不是专业课老师,但毕业几年,师生还一直保持着联系。金同学的故事也成为之后王海斌上思修绪论必讲的案例,“同学们刚上大学面临着学习和生活方面的新挑战,需要去直面他们的困惑,”王海斌说,“贴近、理解学生,在教学相长之间,实现价值传授和理论引领,看到给彼此带来的改变,这是属于思政工作的光辉。”

 

新闻中心实习生 李卉云报道

原文刊载自《上海理工大学报》第310期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