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蛋”模式下的上海也能放“高温假”?

03.08.2015  18:46

上海中心气象台昨日9时22分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今天本市大部地区的最高气温将达到38℃左右。


  自7月26日以来,高温酷暑赖在上海不动,气象台每天都会发布高温预警。而橙色预警,则意味着气温超过了37℃。在气温超过了人的体温,在马路上走个两三百米就让人大汗淋漓的日子里,你是否希望能放几天高温假呢?


  沈阳三大企业放高温假


  据媒体报道,从7月25日开始,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三家大型国企将陆续放“高温假”,在包含双休日的前提下,放假天数从9天至15天不等,而且放假期间工资、补助照发。并援引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的介绍,称放“高温假”是沈飞的老传统,至少坚持了20年,但由于气温变化的不同,放高温假的时间每年都会有所变动,一般都会在当年温度最高的几天,今年的“高温假”从8月1日至8月9日,包含了两个周末和五个工作日。


  消息一出,引发了很多网友的羡慕之情——“我们这里都超过39℃了,也没放假”、“武汉你怎么看?”,甚至有网友怀疑“沈阳也有高温?


   希望放假,但可能性不大


  在一家房地产评估公司实习的王同学近日在38℃的烈日下奔走于闵行区的静安新城和大上海国际花园,对两个小区的房屋立面和门牌号进行拍摄,以便录入公司的房源系统。


  “公司要求两天内完成1个小区的拍摄,不仅工作强度太大了,而且对于一个女生来说危险系数较高,容易中暑。”王同学认为单位让实习生在高温天出去拍摄有所不妥,“那些高温天在外作业的,无论是实习生还是在职人员都应该加工资或者放高温假。或者在中午适当推迟工作时间也是一个办法。


  8月2日,早报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路人,“35℃左右还过得去,但现在38℃甚至更高,别看高这2、3℃,会让人很不舒服。


  而当被问及是否希望高温天放假时,在外企工作的刘女士更赞成室外工作人员放假,“类似环卫工人、建筑工地、交通协管员等等在烈日下工作强度太大了,我想如果大家轮休的话应该也不会耽误工作。


  在银行工作的赵女士提到,“大家都希望放假,但是放假的可能性是不大的。不过单位会加工资和冷饮券等高温补贴。


  从事社区管理工作的龚女士认为,“我们经常会挨家挨户寻访,天气热的时候,确实积极性也不高。应该以人为本,该放就放。”而一位地铁工作人员则表示,从没有想过能放高温假的事,“负责乘客的乘车安全就是我的工作,越是高温天突发情况越多,所以更应该在岗。如果要说改善环境的话,其实可以在候车站台增加一些制冷设备,比如电扇,空调当然最好了。


  也有被采访者表示,可以自己安排放假。“我向单位请了公休假,和家人一起去外地避避暑。”在某国企工作的张先生表示。


   高温天作业有规定


  2012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对1960年公布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进行修订,制定了《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并颁布实施。


  其中第八条规定,在高温天气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采取合理安排工作时间、轮换作业、适当增加高温工作环境下劳动者的休息时间和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段室外作业等措施: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同时还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当日发布的预报气温,调整作业时间,但因人身财产安全和公众利益需要紧急处理的除外。


  高温咄咄逼人,中暑事件频发,上海松江、金山、浦东等区近期还出现了热射病病例,即重症中暑的情况。


  上海市总工会此前下发的《关于认真做好2015年本市夏季劳动保护和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各级工会认真督促和协助用人单位落实夏季劳动保护和防暑降温各项措施,特别是涉及高温作业的单位和非公企业。


  无论能否享受到高温假期,每个人在高温天里都应该注意休息,还应该适当调整饮食,食用一些黄瓜、苦瓜、西红柿、绿茶、西瓜、绿豆汤等清凉消暑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