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墓保护现状不乐观政府部门“谁都管得着,谁都不怎么管”

06.04.2015  19:35

  电清明节期间,海南省五指山市革命根据地纪念园迎来了盛大的公祭仪式,在蓝天白云下,崭新的花岗岩纪念碑庄严肃穆。这个纪念园一度成为“烂尾工程”,记者4年前来此采访时,这里还是一片荒芜。

  记者采访发现,烈士墓等纪念设施的保护现状在一些地方并不乐观,民间对于烈士墓、烈士陵园等纪念设施的建设保护有着很高的期待,但政府部门的保护工作相对被动。

   舆论关注后才被重视

  记者在江西、海南等地采访发现,一些烈士墓、陵园等纪念设施保护现状不容乐观,个别地方处于补救式保护状态。

  五指山市革命根据地纪念园从2001年筹建,中间十余年时间,由于政府与建设方的纠纷问题,纪念园成了“烂尾工程”。

  据五指山市民政局办公室主任辛贻丰介绍,纪念园是政府和一家民企合作建设的。由于该企业一再拖延工期,政府不得已于2011年7月与该企业解约。 2012年,五指山市将纪念园列为重点项目续建,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将所有工程完工。“媒体和舆论高度关注,我们也必须给百姓一个交代,‘勒紧裤腰带’也 要把纪念园抓紧建好。”五指山市政府一位分管领导表示。

  江西高安市高奉战役抗日阵亡将士纪念陵园30多年来一直处于破败状态。在媒体和舆论关注后,当地政府开始重视,自2014年5月开始全面修缮。

   投入不够又缺专管机构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很多烈士墓和陵园位于革命老区,而这些地方财力有限,在保护投入方面力度不够;缺少专门的管理机构,出现民政、文保、国土、城建、园林、旅游等“谁都管得着,谁都不怎么管”的局面。

  长期从事抗战史研究的民间学者昝鸿祥表示,他参加过多地抗日阵亡将士陵园建设协调会,但是会上民政、园林、文物、旅游等部门互相推诿,协调工作一直难有进展。

  五指山市政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坦承,对于烈士墓和纪念园这类公益项目建设,相关部门还没有形成重视,“公益项目建设既不纳入考核,也缺乏激励机制,政府职能部门没有积极性。因为费力不讨好,所以这种事情没人愿意牵头做,市政府在这些工作中都是硬着头皮上。

  一些学者认为,对烈士墓的保护不光是对先烈的尊敬,也是对历史遗存的保护。“时间一长,今后再去抢救都不可能了。”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的汪洋说。

  来源:劳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