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科学家”们如何炼成? 我校开放式培养拔尖计划学生初见成效

27.03.2015  17:25

还记得2012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纳米领域顶级期刊Nano Letters(《纳米快报》,影响因子13.025)上发表论文的化学系大三学生达佩玫吗?还记得从大二开始,先后以第二作者在Science发表论文一篇,以第一作者在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分子生物学与进化》,影响因子14.308)上发表论文的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丁琦亮吗?

2013年我校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曾有一批学霸在科研之路上的出色业绩让与会者惊叹不已,被誉为“未来的科学家”。他们,就是我校首届拔尖计划学生。达佩玫、丁琦亮,是其中的佼佼者。

从2010年启动至今,作为教育部批准的全国首批试点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拔尖计划”)的高校之一,复旦已培养了逾200名“未来的科学家”。最初试点的学科有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4个学科,2014年学校将计算机科学也纳入拔尖计划。2013年起开始在中文、历史学、哲学等人文基础学科开展校级拔尖学生培养试点。

学校进一步加强拔尖计划各学科之间的交流,打破院系边界遴选与培养学生,在跨学科人才培养领域也进行了有效探索。

“未来的科学家”在实验室里炼成

“让适合科研且有志于科研的本科生尽早进入实验室,接受一流导师系统培养科学研究能力。”这是我校培养“未来的科学家”的特点,也是我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传统。

大二升大三的暑假,进入化学系拔尖计划的达佩玫申请加入了刚回国一年的郑耿锋教授课题组,开启了她的科研之路。从给研究生师姐打下手,到独立担纲课题并发出高质量的论文,她仅用了一年时间完成蜕变。其秘诀之一就是,导师“从不会因为本科生身份而不给予实验的机会”。“即使我在课题组两个月后就提出了独立开展研究的意愿,郑老师也认真倾听并支持了我。那篇Nano Letters论文的主题就来源于那时。”达佩玫说。导师的感染力,甚至让达佩玫在出国交流过后,仍选择了继续在复旦深造。“因为我并不认为郑耿锋老师课题组的学术和硬件实力比国外差。”

同样在生命学院,作为拔尖计划的学生,丁琦亮在大二时也被要求进入实验室。“还记得当时学院给出的导师名单有20、30个,而我们所有拔尖计划的学生才18个。”出于对人类进化遗传学的兴趣,丁琦亮申请李辉教授作为导师。“李辉老师对我的科研训练帮助我打下了扎实基础。”两年半时间,丁琦亮发表了3篇高质量论文。科研成绩使他傲立2013年毕业典礼上的“学霸榜“,虽然本科课程平均绩点偏低却毫不影响他的学术志向和自信。

2012年暑假,丁琦亮通过拔尖项目资助前往全美顶尖的贝勒医学院交流。此次交流中,他对通过运用生物信息学手段研究人类进化有了一个更深刻的全面理解。回国后,他转变了研究手段,并从大四下学期开始进入校内偏向生物信息学手段开展研究的金力院士课题组。谈起科研之路,丁琦亮甚至建议“让更多优秀本科生尽早进入国外一流的实验室体验”。

学术志趣薪火相传,达佩玫与丁琦亮的科研启蒙式导师——郑耿锋与李辉,正是我校首批“莙政学者”,如今的“莙政导师”。1998年,复旦大学启动由李政道博士倡导的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莙政项目”,是最早搭建的复旦大学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FDUROP)。令人欣喜的是,从培养第一批学生,到学生成了优秀的导师再培养他们的好学生,我校坚持创造条件培养学术拔尖人才,“让每一个对学术有兴趣的学生都具备探究学习能力”的育人理念已经结出二代硕果。以FDUROP为基础,结合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复旦大学获得2014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分子与细胞生物学实验室,科研人员在进行试验。

“未来的科学家”们坚守科研之路

2013年,达佩玫、丁琦亮都选择了留校深造。仅仅做了两年研究,两人手上的成绩单已格外亮眼。做为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达佩玫已发表影响因子在10以上的第一作者论文数篇,她的导师郑耿锋教授评价她“有创意,沉得住心,十分适合科研工作”;丁琦亮也已发表论文五篇,其中两篇是以第一作者发表在进化生物学领域权威期刊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上,据了解,生命学院对博士生毕业发表论文的期刊要求是影响因子5以上。

据统计,我校首批拔尖计划的毕业生中,绝大多数都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法国巴黎高师、香港大学、中科院、北京大学以及本校等国内外知名学府继续求学深造,走上学术之路。这一比例远高于拔尖计划实施以前相关学科毕业生中学生求学深造的比例。

“一棵树”与“一片林”

校教务部门负责拔尖计划的应质峰老师介绍,我校的拔尖计划不是独立组成学院集中培养的模式,而是采用开放式的培养模式,将学生分布在相关院系培养。

开放式的培养模式充分调动了参加项目所在院系的积极性,各个院系各有特色。譬如,数学科学学院建设了一大批无学分课程讨论班,每学期按照不同的主题和方向开设十余门课程,优秀的学生可以直接跟随教师进行课程学习;物理系采取以科研为导向的分段式培养模式,并有多位“长江学者”、“杰出青年”担任“寝室导师”,全方位指导学生;化学系组织安排阵容强大的优秀中外教师为拔尖计划学生单独授课,并在教学的内容、方式和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着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联系国外高校送本科生假期做学术研究;生命学院制订了“生命科学拔尖学生本博贯通培养方案”,让适合科研且有志于科研的学生作为“直博候选人”直接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和培养,并设立专门的培养基金,鼓励学生开展探索性研究。

开放式的培养也便于学生的动态进出机制实施,同时带动了其他学生的学习。“复旦大学认为拔尖学生一定是在恰当的土壤和环境中自然成长起来的。拔尖计划各项工作的核心始终围绕着学生培养的‘土壤’展开,‘土壤’肥沃了,各学科未参加计划的学生也受益匪浅。”应质峰表示。

据介绍,随着拔尖计划的持续深入,学校最终要实现的是通过该计划,建立起从学校到院系直至实验室完整的、系统的、符合教学规律的优秀学生培养机制,学校将逐步实行更灵活的学分制、更多元的培养方案等,并推广到全校的本科生,在学生中形成潜心向学、投身学术研究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