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绝生物展”开幕,史上最大鸟蛋亮相

26.10.2016  19:15

象鸟蛋标本  俞陶然 摄

 象鸟蛋大得惊人。来源:百度百科
 
巨大的开角龙头骨模型。

栖息地日益缩减导致濒危的婆罗洲猩猩标本。


  世界上最大的鸟蛋——象鸟蛋、最美丽的蛾子——斯氏燕蛾……这些已灭绝的物种标本,展现在国内公众眼前。昨天,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从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引进的巡展“灭绝:并非世界末日?”正式开放,引导人们全面认识物种灭绝这一自然现象。
  
  灭绝,这个看似残酷的名词,在地球生命演化中具有积极意义。如果没有经历过生物大灭绝的洗礼,或许地球上就不会有今天如此丰富多样的生命世界。据介绍,生命史上曾发生过5次大灭绝,分别出现在奥陶纪、泥盆纪、二叠纪、三叠纪和白垩纪。每一次大灭绝后,都会有一大批新的物种诞生,在地球上繁衍、进化。“灭绝:并非世界末日?”巡展举办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公众较为全面、深入地了解生物灭绝,并对如今保护自然的意义有更深刻的认识。作为上海科技馆国际合作交流成果之一,该展首次来到亚洲,将持续至明年2月。
  
  琳琅满目的展品中,有多件真实标本。其中,象鸟蛋标本十分珍贵,是人类已知的史上最大鸟蛋。这种蛋高约30厘米,直径约21厘米,大小相当于100个普通鸡蛋。象鸟曾生活在非洲马达加斯加,由于它们个头硕大,蛋也特别大,成为当地土著和移民的重点捕杀对象。1649年,这个物种不幸灭绝,只留给人类多件象鸟蛋标本,鸵鸟也取代它成为地球上现存最大的鸟类。
  
  观众还能看到一批制作逼真的模型,如开角龙、剑齿虎、渡渡鸟等灭绝物种。据介绍,渡渡鸟和大海雀两件模型均出自英国标本制作大师Derek Frampton之手,虽然是模型,但它们身体上的羽毛货真价实:渡渡鸟的羽毛来自大天鹅、细嘴雁和家鸡;大海雀的羽毛来自刀嘴海雀、小海雀、崖海鸦、红喉潜鸟、疣鼻栖鸭等5种鸟类。在真实性方面,渡渡鸟模型参考了牛津大学和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鸟类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让这种鸟变得比较“苗条”,不像传说中的那么肥胖。
  
  我们正在引起下一次生物大灭绝吗?这是策展人通过展板,引导观众思考的问题。自1500年以来,已有801个已知物种灭绝。虽然这个数量在地球现存物种中只占很小比例,但许多科学家认为,如果物种数量按照这一速度减少,假以时日就会形成生物集群灭绝,其规模不会亚于此前的5次大灭绝。更可怕的是,如果“第6次大灭绝”已经开始,按照目前的速度,此次生物圈灾难只需几百年时间就会结束。这对人类生存的负面影响会非常大,因此,保护现有物种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保护各种野生动植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来源】上海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