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收购优步中国 烧钱补贴大战或将由此终结

02.08.2016  17:39

  东广聚焦来关注滴滴收购优步中国。在传闻近半个月后,滴滴和优步的并购终于水落石出。昨天,滴滴出行对外宣布与优步全球达成战略协议,滴滴出行将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在中国市场运营。打则惊天动地,合则恩爱到底”。滴滴出行创始人董事长程维和总裁柳青写给员工的内部信中这样形容滴滴对优步中国的收购。这两家在补贴价格战中拼杀得眼睛通红的公司就这样友好的握手言和。根据协议,滴滴出行和优步全球将相互持股,成为对方的少数股权股东。优步全球将持有滴滴5.89%的股权,相当于17.7%的经济权益,优步中国的其余中国股东将获得合计2.3%的经济权益。滴滴因此成了唯一一家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共同投资的企业。

  “滴滴、Uber合并后,消费者打车还有那么多优惠吗?”是大家关心的一个话题。此前,滴滴和优步中国都持续给予消费者和专车司机大量的补贴,用以激活整个专车市场。用户普遍担心,今后互联网专车的烧钱补贴将告一段落,不少用户在网上留言询问:“以后打车还有优惠券吗?”据了解,和当年滴滴快的合并、快的保持独立品牌运营一样,优步中国被收购后,仍然会保持品牌和运营的独立性,滴滴出行上海公关负责人王铭泽回应,优步中国的司机和乘客不会受到影响,两家虽然停了补贴大战,但还有其他竞争者,取消补贴、提高价格为时尚早。

  [在深度运营一二线城市现有用户的同时,还有大量的三四五线城市开拓,补贴是降低使用门槛,吸引用户的方式之一,短期内会有效果。现在还有易到神州等多方同业者,虎视眈眈的,谁也不会说轻易取消补贴,提高价格。]

  滴滴收购优步中国也标志着出行行业格局进入新的阶段,战场上只剩下“滴滴优步”、神州和易到三家。在各大论坛上,网友更关心自身的出行利益,有网友发问:“垄断来了,店大欺客离我们还远吗?”,知识产权律师赵虎也发文呼吁:“这次合并需要一个必要环节,即国家反垄断部门对经营者集中的审查。”对此,滴滴官方回答,目前滴滴和“优步中国”都没有实现盈利,而且优步中国在上一个会计年度营业额没有达到申报标准,所以不用申报。但专家表示,根据法律规定,营业额超过一定数额的经营者集中需要申报,营业额达不到法律规定的数额,但是仍有事实和证据证明经营者集中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也应该进行调查。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春泉在接受东广记者李斌采访时说也提醒说,应该留意是否出现不公平竞争:

  [我们应该保持企业活力,我觉得从社会角度来看充分保留市场主体,保留市场竞争。一系列的并购后,把中国互联网市场上的集中度特别高。我觉得我们反垄断部门应该适当的出来刹刹车了。]

  值得关注的是,昨天,交通部网站发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营服务规范,规定驾驶员不应在机场、火车站等设立统一巡游车调度服务站或实行排队候客的场所揽客;到达目的地后,驾驶员应主动向乘客提供出租车发票;要通过安装车载终端等手段,对车辆运行和服务过程进行实时动态监控,确保线上提供服务车辆与实际车辆一致。

  交通部还发出通知要求:各城市要结合地方实际,3个月内完成实施细则的制定工作。网约车刚刚在中国实现合法化,如何加强对网约车行业的监管是新课题,而滴滴和优步合并,带来了一个更加尖锐的挑战,怎样在一个还不成熟的市场去监管一个行业巨无霸。就此而言,有关方面应该吸取百度事件监管滞后的教训,不仅仅需要对并购行为进行反垄断审查,还要对其日后经营中是否存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保持警惕。这并非否定技术创新或新经济发展模式,而是对可能造成消费者权益受损的垄断行为的必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