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眼中"美丽游客"多:最美风景莫过于客人的文明

04.10.2014  12:18

  昨天是国庆长假第三天,上海秋高气爽。

  10时,在游人如织的外滩景区,来自黑龙江的25人旅游团开始半小时自由活动。与其他旅游团不同,他们随身包袋上统一系着的透明塑料袋特别醒目。将吃完的食品真空包装袋放进塑料袋后,45岁的顾青华继续留影浦江美景。“觉得习惯吗?”对于记者的问题,顾青华笑答:“很习惯啊,随身的垃圾箱,好用。

  中午时分,气温攀升。豫园景区,人头攒动。不知不觉,江苏游客黄丽手中的矿泉水瓶就见了底。环顾四周后,黄丽径直走向不远处的游客服务中心,将空瓶扔进门口垃圾桶内。

  尽管这样的场景稀松平常,但上航假期导游张燕仍举起手机对准黄丽。“我们正在寻找‘美丽游客’,要将他们在旅途中的文明举动拍下来。”张燕说,中国游客在海外的不文明行为总被诟病,她有些抱不平,“不文明现象是有,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游客整体素质的提升”。

  自上航假期在导游领队中开展“寻找最美游客”活动后,越来越多的文明游客进入了导游们的视线和镜头,既为游客树榜样,也为自己照镜子。同时,随意丢弃垃圾,公共场合大声喧哗,购物参观时插队等不文明行为,都会在出团行前说明会上被当作反面教材。

  因为曾在新西兰勇救遭遇车祸的中国游客,上海国旅领队胡蓉被誉为“最美导游”。而记者与她见面时,从她口中听到最多的话却是:“最美的风景莫过于团队客人的文明。

  “中国游客素质还是比较高的,特别是海外游,走出国门,不文明的事就不好意思做了。”让胡蓉深有感触的是,游客的耐心和素养“真的越来越好”。

  今年1月底,胡蓉带领一个以色列约旦9日游团队从上海出发。到达以色列时,团里有几个游客被海关人员扣了下来。胡蓉回忆:“当时包括我在内,所有游客都很心焦。但全团23个人最终没有说一句难听的话,说明大家都有团队精神。”后来从约旦回以色列的时候,过关速度还是很慢,大家也都能安静等待,并彼此谦让,无人插队。

  “各位团友好,我是您台湾游领队胡蓉……”10月6日,胡蓉又将带领赴台游团队出发了,临行前她照例向团友群发消息,提醒目的地的相关风俗习惯和文明旅游等要求。她说:“我们的旅游文明,肯定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但只要有了自觉的荣誉感,相信文明会成为每个游客的自觉行动。

   文明也是风景

  旅游中,每个公民都是一张国家名片,每个个体展现的素质风格、行为习惯、处事方式,都代表着文化与文明,其行为也直接影响国家形象。

  知易行不难。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矿泉水瓶子不要乱扔”,文明旅游其实就是通过这种简单小事体现的。可见,做个文明的游客并不难。

  《旅游法》中对文明旅游提出了约束,但自觉才是根本。顺手捡起地上的饮料瓶、安静地排队等候参观、公共场所轻声打电话,诸如此类,旅游的文明,就应该与旅途中的美景相得益彰。这份美,还能起到示范作用,让周边的人都积极行动起来。

  就在领略风景的同时,由“小善”汇聚起来的旅游文明,也会成为他人眼中的美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