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份家的温暖——记嘉定区迎园医院舒缓疗护工作

26.12.2014  17:57

          730天,110位病人,对于陈烨和她的姐妹们来说,这组数据别样的涵义,也刻骨铭心。

          作为2012年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嘉定区红十字爱心助老服务基地——区迎园医院在嘉定区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开设舒缓疗护病房,专门收治晚期肿瘤终末期的患者,应用早起识别、积极评估、控制疼痛和治疗其他痛苦症状的适宜技术,改善临终患者的生活质量,维护患者尊严,缓解家属痛苦。尽管年轻,但却有着丰富护理经验的陈烨,义不容辞地出任了这个特殊病房的护士长。

          2012年8月22日,陈烨和姐妹们清楚地记得,那天,老天爷也一改连日的晴好天气阴沉了下来。早上9点多,陈烨早早等在了病房门口迎接病房的第一位病人。时年56岁的彭先生罹患肺癌晚期并广泛转移。踏进病房的瞬间,他似乎意识到了什么,紧锁的眉头愈发“两头搭在了一头”。

          看着彭先生,尽管明白晚期肺癌对彭先生意味着什么,但陈烨还是不忍眼前的这个现实,“我叫陈烨,是这里的护士长,有啥事就叫我们。”“能挺过难关的。”而彭先生显得很是“淡定”,问他什么都说:蛮好;问他有啥要求都说:没有。这样的场景让陈烨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抑与沉重,这天,陈烨没有像往常一样下班后赶着去买菜,迟迟没有离开。

          “请个护工省力一点。”陈烨又劝着阿姨。“看病用了很多钱,哪有钱请护工啊?”阿姨直言道,“这样既省钱又能多陪陪他”听着阿姨的解释,陈烨心中满是酸楚。时值夏天,看到彭先生胃口不好,陈烨就去买了时令的葡萄榨成汁给他补充营养;看到彭先生总皱着眉头,就在网上下载了他喜欢的老歌、老电影。了解到彭先生唯一的遗憾是没与阿姨拍过合影,陈烨用手机为他们拍了合影并印制了出来,这份特殊的“礼物”也让他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脸。在彭先生最后的那段日子里,陈烨和姐妹们更是付诸了加倍的爱心,治疗以外,陪他聊天散心,还会给他按摩减轻疼痛,这份关爱伴随着他安然走完了生命的旅程。

          随着第二、第三个病人的入住,陈烨和姐妹们更忙了,除了悉心照顾病人,她还在病房环境上下起了功夫。精心制作的串串千纸鹤、精心张贴的朵朵小贴花,与碎花的床单、拼花的窗帘相互呼应,少了一份医院的冰冷,多一份家的温暖。由于刚成立的病房有着太多的事要做,忙碌中陈烨不小心崴伤了脚,造成右脚的小骨头骨折,但她还是拖着肿成馒头一样的“坏脚”,忙前忙后。

          全身心地投入,使得从不失眠的陈烨尝到了失眠的痛苦。一闭眼,不知李阿姨今天晚上吃了药能睡着吗?不知道刘大爷晚上还痛不痛?明天毛阿姨还要不要吃馄饨……病房的各种事缠绕心头,挥之不去。而姐妹们也每每会在夜深人静时给她发来各种慰问短信,甚至是“恶作剧”般的笑话,她们只想让护士长能好好休息,因为明天病房里还有更多的事要她操心。

          在近期召开的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第二届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陈烨获得首届关爱生命、奉献爱心先进个人称号。这对陈烨来说:这份荣誉只是她所从事的特殊护理工作的一个崭新起点。

 

(嘉定区迎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