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理思政有温度】上好思政课,华理有个“课联网”

10.04.2017  09:36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封闭的课堂教学已成往事,老师在台上讲的观点、内容,学生或是早已通过网络知晓,或是能立马上网查证。在这种新常态下,大学思想政治课该怎样上?

    马克思主义学院经过积极探索,逐渐形成了以问题导入式专题化研究型教学为抓手,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课联网”系统,为学生量身打造有温度的课程内容。

    据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徐国民介绍,“课联网”系统由三个版块组成,即一个“精彩系列”、三个“配套环节”和五个“延伸载体”。

    所谓一个“精彩系列”,就是通过精彩教案、课件、案例丰富课程内容,组织教师相互听课评课、分析教学录像、点评 “精彩一课”,使思政课程既能贴近大学生的话语体系,又有与时俱进的内容回应时代关切。

    而三个“配套环节”,则包括实践教学、网络教学、活动教学。老师们根据每年的重大活动、节庆、事件、会议等精心设计实践主题,通过指导本科生读书会、大学生创新实践和USRP等活动,利用网络平台的辐射面广、渗透力和互动性强等优势,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让基本原理变成鲜活道理。

    “五个‘延伸载体’,就是教师不仅通过课堂教学的‘主业’传播理论,还在课后经常搞‘副业’——讲授党课、探讨时政热点、开设论坛、指导学生社团、参与专项教学等,使思想政治教育覆盖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方方面面,做到全程全方位育人。”徐国民说。

    “课联网”是一个开放的全面思政系统。例如,为了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成果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学院建立了以中国文化导论(公共必修课)为轴心、15门公共选修课组成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并组织“传统文化经典导读”巡讲,为学生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正如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所指出的一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政课水平高不高、效果好不好、阵地牢不牢。而思政课教师则是决定课程效果的关键。俗话说,“打铁看火候,庄稼看时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火候”和“时候”都需要思政课教师精准把握。所以,教师只有苦练内功,才能将课讲好、讲活、讲透,不能只是知识的搬运者,更应该是传道解惑者。

    如何使学生活学活用“老生常谈”的概念、原理、理论,主要看教师的自身“功力”。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以科研引领教学,以教学提升科研,充分发挥每位任课教师的研究专长,引导教师向“专题化”“研究型”方向发展。教师总是先学一步、学深一层,比学生想得更深、更全、更细,与时俱进地挖掘理论深度,用思想的深刻性去影响学生。

    “亲其师”而后才能“信其道”,教师们还注重用个人魅力去感染学生。“80后”青年教师卢杨就是学生们眼中的“思政女神”。在她看来,思政课教师一定要有亲和力。如果“板起面孔”,再科学的知识、再完美的理论、再深刻的思想,也无法在学生身上发生作用。所以,她上课都是面带微笑。

    此外,见招拆招也是卢杨的妙招。“只有学生愿意开口、愿意表达,老师才能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理论修养、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对他们所关心的现实问题进行言传身教。”她说。

    卢杨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宗旨就是用理论的自信激励人,用理论的魅力感染人,用理论的智慧启迪人,用理论的成果鼓舞人。“女神”的魅力和理论的魅力结合总是能获得学生的认同,每学期她的教学班选课人数都堪称“爆满”。

    单打独斗难成气候,马克思主义学院还注重教学团队的建设,积极通过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徐国民工作室和校人文社科类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基地平台,加强培训全校新入职的人文社科类教师,强化人文社科类教师的德育意识和德育责任,提升人文社科类课程的德育功能,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有研究,有魅力,有团队,希望我们的‘课联网’能够在这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徐国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