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发布《复旦大学温室气体清单报告》 —— 以“碳中和”解决技术和机制实现校园“零碳”愿景

16.06.2015  18:33

5月30日,我校能源协会、校能源研究中心联合发布《复旦大学温室气体清单报告》,该报告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复旦发展研究院社会科学数据研究中心的社会科学数据平台。该平台是第一家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数据平台,为高校、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提供科研数据的存储、发布、交换、共享与在线分析等功能。复旦大学同时还在该平台上发布了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项目(CHGIS)、复旦大学能源流向与碳排放因子数据库(FDED)、长三角社会变迁调查数据(FYRST)、杭州都市圈数据库等多项特色数据集。目前存储在平台上的数据集已达1377个,可在平台上直接下载或申请调用。点击“ 查看网站 ”阅览数据平台。

5月30日,我校能源协会、校能源研究中心联合发布《复旦大学温室气体清单报告》,提出复旦“碳中和”行动目标与路线图——2025 年校园温室气体排放量将达到峰值,之后主要通过强化常规的减排技术和管理手段逐步降低校园碳排放量;到2050 年实现校园温室气体零排放,主要通过师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减排技术和管理机制在校外应用获得的减排份额来抵销校内的碳排放量,即“碳中和”。

近年来,随着温室气体清单的逐级传导,以碳计量、碳认证、碳抵销为基础的“碳中和”解决技术和机制已成为校园实现“零碳”愿景的主要途径。我校于2010 年启动温室气体清单的研究与编制工作,五年来,一批又一批学子在相关领域教师指导下,秉承“方法科学、数据透明、格式一致、结果可比”的研究宗旨,按照国际通行的温室气体清

单编制指南,比照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高校的基本做法,依托学校能源管理部门的基础数据,持续更新、不断改进,形成了一系列年度清单报告。

该报告以学校为基本单元,按照国际通行的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和指南,科学系统地梳理学校能源利用等活动的相关温室气体排放源和吸收汇,规范准确地核算学校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和清除量,持续可比地编制技术报告和数据工作表。报告就我校2009-2013 年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按品种、范围、校区、部门、建筑、设施等系统列表,阐明核算边界设定、活动水平数据获取、排放因子遴选、排放系数计算以及相关温室气体排放量估

算的方法和工具,明确清单基准年、不确定性、质量保证以及核证途径。

在校园温室气体清单的研究与编制工作中,师生们积极探究温室气体排放本质,努力把握能源利用规律,收获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例如,科学、规范的校园温室气体清单报告和数据管理信息平台,能够帮助师生们明晰校园温室气体家底、判断个人行为影响;创新、便捷的温室气体清单计算器和能源与碳排放互联网,能够使师生们便捷掌握碳计量方法和排放规律,助推校园温室气体清单高效率的快速编制和推广,并低成本的测度节能潜力、获取减排技术;直观、全景的“碳中和”行动路线图,能够引导师生将零碳理念作为价值标尺融入教学和科研之中,为学校制定切实可行的低碳战略和管理自身温室气体风险提供参考依据。

随着学校的快速发展,今后校园能源利用方式、温室气体排放水平等还将发生较大变化。对此,我校温室气体清单研究与编制组表示,将持续更新校园温室气体清单年度报告并进行分析预测,为未来可能的强制性减排和碳认证进行探索和铺垫,力争在中国高等院校的校园温室气体清单编制与“碳中和”行动中先行先试、积累经验,为与国际高校交流合作搭建平台、建立共同的行为准则,并为我国温室气体管理培养人才、锻炼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