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后,菜篮子丰富价格跌

14.04.2015  11:34

  随着清明节令过后,市民菜篮子将大为丰富。据市商务委相关公告,从5月1日起,定点活禽批发市场和零售或将可能恢复供应。记者昨了解到,目前市场上冰鲜禽销售平稳,活禽交易的重新恢复或暂不会影响冰鲜禽销售。此外,随着清明节令过后,上海的蔬菜和瓜果产品呈现价格普跌,个别蔬果跌幅达到50%。

   冰鲜禽:目前销售平稳未受冲击

  “一般的冰鲜禽售价约在9~10元一市斤,好一些的草鸡、土鸡单价在10多元一市斤。”镇宁路菜场经理陆麟向记者指出:“由于冰鲜禽价格低于活禽,因此销售似乎暂未受到影响。

  记者了解到,本市共有130个活禽交易点,实施季节性暂停活禽交易后,定点活禽批发市场和定点活禽零售交易点禁止活禽交易。外省市活禽除运至本市活禽屠宰场进行集中宰杀外,不得直接入市交易。目前,上海市场上冷鲜禽的销售量已经达到了50%以上。

  “冰鲜禽本就比活禽类产品单价低,且活禽交易松动对静安辖区内的菜市场没有太多影响。”陆麟告诉记者,由于静安原本就全面停售活禽交易,因此活禽交易即便松动也不会在静安放开,目前对冰鲜禽销售没有冲击。而此前,市食药监相关负责人也曾向媒体披露,随着市民对冷鲜鸡的接受程度进一步提高,将会逐步取消活禽交易。

  “应该不会产生大的影响。”上海六和勤强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栾军元告诉记者,目前单店日均销售30~40只冰鲜禽,其旗下在全市的近百余家门店日均供应量约在5吨左右。

   蔬菜:蚕豆等价格连跌

  “蚕豆正当季,但上市快、落市也快。”陆麟告诉记者,镇宁路菜市场内的蚕豆销售已2周有余,预计还有2—3周。“初上市时不剥壳的蚕豆零售价曾达到10元一市斤,本周内陆续跌至10元2斤、10元3斤的零售价。”陆麟告诉记者,进入销售的中后期价格明显回落。

  “前一阶段批发市场内,蚕豆的批发价一度达到5元一市斤,这两天已跌破3元一斤。”浦南批发市场总经理侯余欣告诉记者。

  不过,对蚕豆的销售期,侯余欣持不同观点。他表示,实际上根据各个市场情况不同,蚕豆在上海还有30~40天的时间可供销售。“在上海,最早上市的蚕豆是产自云南,随后贵州蚕豆上市,近期在上海市场销售的蚕豆多来自福建,还有10天左右的时间浙江蚕豆上市。真正的上海本地蚕豆上市实际还有20天,而等到30天后还有少量江苏东台的蚕豆登陆申城。”  除应季的蚕豆外,侯余欣告诉记者,清明过后,除大白菜因销量减少而价格小幅微涨外,家常的青菜、米苋、黄瓜、茄子、青甜椒等蔬菜批发价均出现20%~40%的降幅。“由于天气逐渐转热,青菜进入降价期,从1.2元跌至0.7元,跌幅超40%。米苋从前几日的5元一市斤跌至3元,黄瓜从3元一市斤跌至2元,青椒、甜椒均有1元左右的降幅。

  “跌幅最为明显的,应属竹毛笋产品。”侯余欣向记者指出,毛笋销售进入尾季、质量也随之下降,批发价已跌至1元一斤。而冬笋的价格也从5元一市斤跌至2.5元一市斤,降幅超过50%。

   西甜瓜:到6月价格探底

      “青皮绿玉瓜刚刚上市,零售价高达5元一市斤。”陆麟告诉记者,不过草莓、葡萄等水果价格较为平稳,零售的备货量也相对充足。“从零售层面,清明过后至五一前后,不会出现太大波动。

      记者了解到,4、5月间将迎来西甜瓜的集中上市期,随着瓜果大量上市价格将逐渐下降。“批发市场内,南方主产的无籽西瓜批发价约为2.6元一公斤,麒麟瓜约为3.2元一公斤,这一批发价已有10%左右的降幅。”侯余欣告诉记者,而目前上市的甜瓜产品中,除上海本地产外,还有来自海南和江浙地区的甜瓜品种,批发价从12元一公斤下降至8元一公斤,降幅超过30%。

      业内人士指出,西甜瓜的价格探底或还需等待一个半月左右,在6月中旬到来。届时,8元一公斤的批发价或将降至2元左右的低价。

      此外,苹果、柑桔类、芒果等当季水果也呈现一定幅度的降价。“苹果的价格从元旦、春节至清明,呈现连跌现象。品种较好的苹果,从元旦的14元一公斤批发价,跌至春节期间的12元一公斤,清明过后批发价已跌破10元一公斤。而柑桔类产品是清明祭扫最常用的果品,清明时曾一度涨到6元多,节后回落明显。”侯余欣告诉记者,而随着柑桔类销售进入尾期,品质上乘的芦柑、脐橙已跌至5元左右。“芒果类产品中,以金黄芒和水仙芒为最佳品质,连日来批发价已骤跌12%,大、小台农芒果的售价也跌幅达7%,为5.5元至7元之间。

      水产:长江禁渔对消费几无影响

      从本月起,长江进入为期3个月的禁渔期。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消费习惯以及市场供应渠道等多方面的因素,长江禁渔对市民水产消费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长江禁渔期时间为每年4月1日12时-6月30日12时。禁渔期间,除刀鲚、凤鲚实行专项(特许)捕捞外,禁止其他任何捕捞活动。那么,进入禁渔期之后,是否会对市民的水产消费带来影响?上海东方国际水产中心总经理助理王德才对记者说,长江禁渔对市民水产消费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王德才解释说,一方面,在上海水产市场上,淡水鱼所占的市场份额不到30%,超过70%的是海水鱼,淡水鱼不是市民水产消费主流;另一方面,即使是产自长江水系的淡水鱼,基本上都是以养殖为主。由于航运、污染等问题,如今直接从长江里捕捞供应市场的水产品数量非常之少。因此,从市民消费的角度来看,长江禁渔几乎没有什么影响。“禁渔更多考虑的是生态系统的修复。

      据悉,禁渔期间,本市渔政部门将联合海警、公安、海事、航道等单位,工作重点是全面清理从事非法捕捞的深水张网、三层刺网、插网;查处无证捕捞、违反禁渔期规定的行为。继续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进一步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巩固长江禁渔成果,养护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及其生态环境,维护长江口渔业生产正常秩序,保障渔民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