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来自香格里拉的暖心消息

02.12.2015  09:53

11月8日,我们医疗队全体队员分享了感染科金嘉琳副教授发到微信群里的这样一条短信:“谢谢你金医生,娃娃现在已经完全好了,从那天开始一次没发。谢谢你的帮助,我们藏族的东西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我可以寄给你。”虽然时隔3个月,我们还是能想起那对特意从四川甘孜赶到香格里拉迪庆州人民医院的父女。

短信里说的“那天”是8月6日。那天下午,在迪庆州人民医院的创伤外科病房,这位父亲带着9岁的女儿慕名找到了正在州医院巡回医疗的神经外科孙兵副教授。“听说上海大医院的专家在这里,我们就赶来了。娃娃发病有几年了,脑子里长了东西,时常发热、发癫痫,看了多家医院,都看不好。”孙教授问了病史,读了他们带来的磁共振片子,考虑脑脓肿,请放射科周林江副教授一起会诊,周教授认为磁共振上DWI高信号,是典型的脓肿表现,确认了孙教授的判断。于是,请来了金教授。临时组成的多学科综合诊治团队会诊后,金教授联系了州医院的感染科主任,制定了治疗方案,把女孩收入病房进行抗感染治疗。

无独有偶,11月20日,我们医疗队全体队员又分享了孙兵副教授发到群里的一束开得正艳的鲜花、一面写有“妙手仁心,医德高尚,起死回生,终身感恩”的锦旗和一封感谢信。落款“患者刘安秋及家属”又让我们回想起在香格里拉巡回医疗的日子。

那是7月30日,我们华山医院国家医疗队抵达香格里拉的第4天,孙兵副教授与迪庆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松全青主任、赵东明主任医师联手,成功实施了州医院历史上首例颅内血肿清除+视神经减压术,使原本要转送外地医院的颅脑外伤患者刘安秋不仅脱离了生命危险,还保住了右眼视力。而手术前孙教授尚在克服高原反应中,吸氧15分钟后才上的手术台。手术圆满完成后,患者还得到了华山医疗队从上海带来赠送给州医院的2盒甲钴胺片,帮助视神经恢复。为了这位患者,孙教授每天晚饭后还要去病房看一下,及时发现了该病人突发急性肺栓塞,指导值班医生准确诊断并连夜紧急处置,再一次使病人转危为安。

刘安秋的女儿在感谢信中写道:“如果你当时没有去香格里拉。如果我们当时没有遇到你,我不敢去想像那些如果的结局。人生可能有很多我们避免不了的意外,可唯一幸运的是我们遇到了你。谢谢你精湛的医术,谢谢你高尚的医德,谢谢你如此尽心尽力,谢谢你为了手术的顺利,在高海拔缺氧的状态下做好一切准备,谢谢你每天即使在很忙的情况下三五次来观察我父亲的情况,谢谢你每天的细心叮嘱,谢谢你在我们黑暗的时候给了我们一道光,谢谢你拯救了我们这个家庭!”

从7月26日至8月28日,华山医院国家医疗队10位专家在云南高原巡回医疗,深入当地的市医院、州医院、县医院和镇卫生院,为当地民众带去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也带回当地民众的深情厚谊——那是信任、尊重和感恩,那是让我们的内心充满力量的美好情感,那是最纯净的医患关系。我们今天写出来告诉大家,不是来炫耀我们所做的努力,这一个多月,我们能做的很有限,我们是想让大家一起分享这种最纯净最美好的医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