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0年拟建200k㎡海绵城市区域 下雨时蓄水渗水

05.11.2016  16:33

 

  所谓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不少市民一直担心暴雨带来的“看海”模式,在建成“海绵城市”后,上海的排涝能力将得到有效提升。自昨日起,市规土局公示《上海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方案。

  根据规划,至2020年,全市将建成200k㎡海绵城市区域。至规划远期(2040年),建设能够适应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具备抵抗雨洪灾害的韧性城市;建设水环境质量优良、水生态与城市景观协调、水景观为市民提供亲水休憩空间的水和谐城市;建设外围生态空间充足,主城区、新城邻域生态廊道完整,开发建设区绿色宜居的生态文明城市。

  上海市属于平原感潮河网地区,城镇排水与水利区域除涝分片联系紧密。规划以顺应城市水系特征、便于城市管理、科学合理划分为原则,在本市水利区域除涝分片的基础上,规划形成了15个海绵城市管控分区,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网标准和防洪标准等。

  据市住建委介绍,目前上海已经初步建成了一些海绵城市样板工程。

  如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雨水公园2013年建成了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今年还开展了海绵城市全生命周期管理。临港地区滴水湖环湖80米景观带一期工程目前已建成4.6公顷,主要采用了土地保护与修复技术:入口广场采用生态陶瓷透水砖,自行车道采用生态碎石铺装,慢跑道采用透水混凝土,保证路面的透水效果;表流人工湿地;生态岸线等海绵城市措施。

  据悉,通过推进典型样板工程的建设,本市将尽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海绵城市案例,以点带面,推进全市海绵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