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讲坛带领学生走近上海非遗

13.04.2015  18:18
      “人在艺在,人亡艺绝,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保留下来的精神财富。”这是华东师范大学仲富兰教授在他的主题讲座中反复强调的。       4月10日,我校第60期海湾大讲坛在奉贤校区图文信息中心举行。此次讲座邀请到了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民俗研究所的仲富兰教授。他以“带你走近上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带领学生领略了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历史和独特魅力。       仲富兰介绍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非遗的社会传承方式有三种,其一是家传式、师徒式,家族中父传子、母传女,徒弟拜师求艺。其二是生活延续式,靠众人约定俗成的行为、集体认同感保持延续。其三是主流文化收集整理和扬弃,通过倡导再传播回民间的方式。他强调,非遗是文化血脉的延续,应活在当下。  
图片说明:仲富兰教授带领听众走近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于上海的发展历史,仲富兰谈到上海有着千年不平凡之路。从苏州河讲起,到宋代设置“上海务”,出现以上海相称的聚落,南宋时正式建立“上海镇”,元朝在上海建县,1843年上海作为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正式开埠,近代工业发展带来经济快速增长。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上海迎来崭新面貌,人口流动频率提高,与国际接轨步伐加快,形成了五方杂处、中西交融的文化特色。       仲富兰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阐述了上海社会生活的风俗格调。衣饰上的“赶时髦”,在传统服饰的基础上应用欧美装饰手法;饮食上的“吃得开”,饮食文化从口味、层次到标准、习俗都呈现开放流畅的概念;居住在“石库门”,兼收并蓄了欧洲联排式住宅的毗连形式和江南民居风火墙围起的院落格局,成为上海地缘文化的精彩符号;出行上的“快节奏”,交通事业的发展缩短了彼此的距离,加快了生活节奏。       上海的人文特征主要表现为海纳百川的包容气度、理性宽容的文化特点、求新求变的创新渴求和精明睿智的开放意识。通过“新上海货”案例,仲富兰总结出,在上海只要遵循新的游戏规则同样能创造神话,商品经济的进取性,思想言论自由的空间,使得上海成为思想艺术活跃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