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海派文化,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25.09.2014  13:24

姚 玲

 

上海是一座极具现代化而又不失中国传统特色的海派文化都市。繁华的大上海处处显现着她的独特魅力,令人着迷——外滩老式的西洋建筑与浦东现代的摩天大厦交相辉映;徐家汇大教堂里圣诗声声,玉佛寺香烟袅袅;上海老街的茶馆,衡山路的酒吧,中西合璧,各有各的精彩。夜幕降临,霓虹闪耀,夜上海粉墨登场,和平饭店的爵士乐,豫园的丝竹音乐,让人追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老上海的旧梦;而现代舞曲的节奏,遍地开花的网吧,又把人带回到21世纪的现代文明……

上海自开埠以来,就一直受西方文化影响,但上海从来没有被简单地“西化”,而是融汇中西文化,形成独特的“海派文化”。在经济全球化视野下,上海面对第二次西方文化的大规模传播,融汇中西文化,实现了“海派文化”的现代转型,即以“现代海派文化”来凸现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丰富内涵,使上海文化既具有国际化的时代性,又蕴涵上海自身的独特历史感。“现代海派文化”成为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文化的特色。

 

一、文化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一个国家的崛起,从根本上说,在于它的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约瑟夫·奈(Joseph Nye)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

历史告诉我们,能在国际斗争中占据主动地位、纵横捭阖的国家,历来是两种实力兼具的国家。而现实经验表明,在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格局下,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我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在《道德经》里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意思是说:天下最柔软的东西,能战胜天下最坚硬的东西。无形的力量能穿过没有间隙的东西。这段话对我们理解软实力的作用似乎不无启发。

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崛起之势渐趋明显。中国和平崛起的过程,既是经济、科技、军事实力不断提升的过程,更是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吸引力、亲和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也就是软实力不断成长和积累的过程。中国和平崛起,只有硬实力的增强而无软实力建设的相应配合,是不完整的崛起。所以,中国和平崛起,必然把构建和强化“软实力”放在重要位置。

城市竞争力是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复合体,而文化则是软实力中最为重要的构成要素。“十二五”期间,城市发展将进入以软实力为标志的新阶段,软实力成为一个城市建立起独特的竞争优势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内存动力。所谓“软实力”,也称“软力”、“软力量”或“软权力”,是与 “硬实力” 相对而言的一个概念,其外延涵盖文化渊源、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凝聚力等。当前,城市间的竞争已呈现出由硬实力竞争向软实力竞争转变的趋势,海派文化正在成为上海城市“软实力”的源泉,海派文化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上海和中国,拓展了中华文化的影响,提升了中国的“软实力”。

当前,城市间的竞争已呈现出由靠硬实力竞争向靠软实力竞争转变的趋势,长三角作为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城市间的竞争更是日趋激烈。以时间节点来算,上海是中国内地第一个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大关的省份。2008年,上海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13698.15亿元,以半年以上常住人口计算,2008年上海人均GDP达到10529美元,首次突破一万美元大关。[①]但另一方面,上海的文化发展与快速的经济增长极不协调。尽管以城市综合竞争力而言,上海在国内名列前茅,在国际上属于中等偏上,但在文化建设方面,离国际大都市对文化发展的要求还相距甚远。从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增长角度看,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在满足了生活必需的物质需求和基本解决了社会医疗保障、子女教育问题后,市民即将进入新一轮消费结构调整,文化消费的比例会逐渐加大,客观上将会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文化软实力位居软实力各要素的首位。文化软实力或是文化力(Power of Culture)是一个横跨文化、经济领域的跨学科概念,它是都市所特有的市民精神、道德水准、价值观念、人文传统和风俗习惯等文化发展和文化积累所形成的现实作用力,以注意力(吸引力)、凝聚力、辐射力、创新力为表现形式。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作为一种隐性的城市资源,文化软实力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凸现,它对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城市文化软实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⑴城市精神的凝聚力。

要把城市精神的塑造视为提高综合竞争力的一个新生长点,作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动力。科技和经济愈发达,物质环境条件愈优越,我们愈要重视软实力特别是精神力量的建设。塑造城市精神是社会进步和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城市市民新的精神风貌的体现,是实现富民强市的力量之源。塑造和实践城市精神,并以此动员起千千万万个市民,使他们成为城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主力军,必然能为上海城市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⑵人文资源的辐射力。

一个城市的独具区域特色的人文资源,能够让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不翼而飞”,闻名遐迩。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基石,塑造具有个性特色的城市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沉淀是分不开的。一个缺乏文化个性的城市,一个缺乏知识沉淀的城市,是一座没有灵魂的城市。轰轰烈烈的“圈地运动”,机器轰鸣的建筑工程,只能构筑钢筋混凝土的城市躯壳,但不能铸造有内涵、有灵性的城市文化。丰富的人文资源,是映射一个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是提升一座城市品味的精神底蕴。上海的“海派文化”已成为城市软实力的“主流话语”。

⑶学习型城市的创新力。

学习型城市是一种在知识变革时代以学习作为驱动力和实现力的城市创新模式,它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目的,通过整合人的学习观念和学习行为,确立终身学习理念,建立社会化、开放式的终身学习体系,提升全民学习力、创新力和竞争力。尤其是在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城市圈中,随着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学习型城市作为提高城市竞争软实力一种模式,已经在各城市广为实践。上海及时地应对时代机遇与挑战,提出建设学习型城市的目标,上海之所以深具活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习力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现实的竞争力和创新力,它为长三角带来的社会效益也是显而易见的:树立了全新的学习理念,形成了整个社会的持续学习,有利推动了学习工作化和工作学习化的统一;形成了全员学习的良好氛围,社会成员普遍把学习作为参与社会生活的第一需要;三是人力资源的潜力得到了充分发挥,社会成员在互动的学习氛围中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促进观念更新,加速自身潜能的开发;四是通过学习促进创新,逐步建立了便于知识传播、信息交流和学习成果共享的系统平台,从而有效地把学习转化为创造性实践。目前,长三角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格局也已经从行政推动为主导转向市民自觉参与为主体的新阶段,并对引领全国学习型城市的创建发挥了示范作用。

      由于对GDP等硬实力的关注转向对文化软实力的关注,重视城市“软实力”的建设,标志着长三角城市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变,在此背景下,“软实力战略”当然也就成为城市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首选战略。

二、上海城市精神的培育和城市形象的树立都离不开文化建设

上海需要一种什么样的城市精神,这种城市精神与文化建设又是什么关系?上海的城市精神不是单纯的文字表述可以阐明的,它是市民的文化素养和整个城市的文化积淀,融合在人们的言行和城市的故事中表现出的,一种令人激动、鼓舞和骄傲的精神境界。因此,我们可以说上海的城市精神与文化建设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城市精神形成了城市文化,城市文化提炼升华城市精神。作为逐步走向国际化的大都市,上海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文化建设。在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过程中,文化建设正日益成为上海人的精神动力,也给上海这座迈向国际化的大都市注入了勃勃生机和活力。

把上海建成“四个中心” 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是我们坚定不移的目标和信念,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文化建设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树立城市形象的重要层面。上海在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也展示了它在世界上国际大都市中的风采与魅力。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上海已先后投入200亿元,建造大剧院、东方明珠、上海博物馆、上海科技馆、上海图书馆等文化设施;上海已成功举办了十几届旅游节和五届文化艺术节。

上海在与世界最新文化频繁的交流、接触和对话中,不断展示出它对世界文化艺术所具有的敏锐反应,“海纳百川”的胸怀与能力,不断让世人感受到这座城市在文化艺术发展方面的勃勃生机;海派文化在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中,开始把上海写进了世界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历史,在世界上树立了上海、中国的文化品牌。

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上海海派文化,体现在上海文化的方方面面;上海的建筑文化,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造就了中西并存、中外合璧、艺术交融、风格独特的“世界建筑博览会”;上海的舞台文化,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形成了本乡本土的“申曲”(沪剧)与国剧京戏、越剧、淮剧等地方戏,以及来自域外的话剧、芭蕾舞等百花争妍的“大联袂”;上海的音乐文化,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由乡土气息浓烈的“紫竹调”、“梅花三弄”,吹来了喜气洋洋的“广东音乐”、喧腾激越的“欢庆锣鼓”、回肠荡气的“二泉映月”,以及来自欧美的交响乐、铜管乐、管弦乐;上海的书画文化,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不但传承、光大了传统中国书画的风骨,出现了被称为“海派”的“海上画派”,而且使发源于古希腊的雕塑艺术和来自文艺复兴发祥地佛罗伦萨的油画艺术在这里留下了“神秘的微笑”;上海的饮食文化,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不但荟萃了展示域内川、粤、京、鲁、江浙、淮扬等地特色菜系、传统名点和茶酒文化的馆堂楼肆,而且汇聚起散发着欧美情调、各国风味的西餐馆、咖啡厅;上海的民俗文化,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不仅保存并革新着传统节庆、吉凶礼俗、民间艺技、武术健身、收藏集古等彰显中华特色的文化,而且吸纳并发展着随欧风而来的交际礼仪、歌舞娱乐、体育竞技、服饰饮食、婚丧嫁娶等异域风情……这些文化建设为树立上海城市形象和培育上海城市精神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每个城市的文化传统、文化遗产作为其独具特色的精神财富,是产生文化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本质特征。文化发展与城市发展互为表里的密切关系,强调了文化战略在城市发展战略中具有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和发挥的决定性作用。大力发展繁荣海派文化,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竞争力、辐射力的提升,最终实现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和谐统一。以繁荣的先进文化为引领,努力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上海文化建设的目标与归宿。上海的文化建设,是和谐文化的建设,更是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以文化为推动力,加速上海城市发展

上海,是一座经济文化底蕴丰厚的城市。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富庶丰饶的土地物产、相对发达的经济商贸、较早开埠的历史渊源,这一切,都成为上海这座城市得以广纳海内外一切文化,并融合、改造成为体现这座城市品格的标志性特色文化的优越条件。

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城市,上海孕育了独特的海派文化。同时,海派文化也以它的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姿态,迎合时代潮流,变革传统文化,促进社会进步,使得上海从一个小渔村逐渐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

1915年,苏格兰城市规划师格迪斯提出了“世界城市”(World City)或“全球城市”(Global City)的概念。1966年,英国地理学家、城市规划师彼得·霍尔对此概念作了经典解释,即专指那些在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事务中发生全球性作用和影响的国际第一流大都市。[②]这是“国际化城市”的第一层次,其第二层次为“国际性城市”(Interntional Metropolis)。上海目前还不是一个国际性城市,要想成为世界城市相距更远。但上海近十年来的飞速发展和变化,向世界城市这一高目标迈进亦非天方夜谭,关键是找出差距,迎头赶上。

    1.加快文化建设上海有着主客观优势

  上海作为曾一度在远东地区辉煌过的城市,其文化底蕴丰厚;海派文化独树一帜,包容性极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除城市硬件发展突飞猛进,还集中力量进行了大规模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如博物馆、图书馆、大剧院、八万人体育场和国际会议中心等;加之对旧的文化设施改造,上海的文化硬件设施正在逐步提高和完善。上海对外文化交往频繁,尽管各方面均有待改进,但毕竟打开了交流渠道,只要善于总结提高,建立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最主要的是,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政府、专家学者包括全体市民的重视,“世界城市”、“城市精神”目标课题的提出,孕育着城市文化建设高潮的到来。富有创造力和实干精神的上海人民,只要抓住机遇、扬长避短,就一定能将优势变成发展文化的无穷力量。

   2.上海文化建设应从总体发展规划入手

  当务之急是要确立文化发展的战略计划和制定文化建设的总体发展规划。综观世界大都市,都有其明确的文化发展战略:伦敦是强调文化多样性的世界都市,巴塞罗那是文化——知识城市的发动机,新加坡是亚洲文艺复兴城市。那么,上海在确定了世界城市的最终目标后,文化发展战略是什么呢?未来上海将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四个中心,这是从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上海的区位优势以及所具有的现实能力确定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战略目标,应该是“国际性文化交流中心城市”。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和未来,上海完全有基础、有条件和有可能,使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优秀文化和各类文化产品在这座城市找到展示与交流的空间,并充分发挥其集聚效应和辐射作用。根据这一战略目标,我们还要制定总体发展规划,以明确上海的文化定位、总体布局、产业发展政策、合理的产业结构和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政府对文化的投入。

   3.理顺文化管理体制,完善发展繁荣机制

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应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使政府的各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形成合力。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应运用一切合法有效的管理手段,规范市场,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企业应在确保新闻宣传政治属性不变的前提下,把目光放到市场中去,通过市场运作,保证国有文化资产的保值、增值和社会财富的增加,为市场提供所需的文化产品,谋求企业的发展壮大。

  应加快建立文化要素市场。文化市场的繁荣依赖于各类文化生产要素,包括资金、技术、设备、劳动力以及具有知识产权性质的各类文化资源。这些有形或无形的资产通过在有效率的要素市场上交易,可以合理配置文化资源、加快文化产品流通、集聚文化经营人才和形成文化投入机制,从而建立完善的文化市场体系。

发展和繁荣文化市场,还必须强调依法管理,要制定与国际接轨,与建设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城市相匹配的,与市场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文化管理法律体系,逐步把文化市场的管理纳入法治轨道。要杜绝个别出现问题,全面突击整治,甚至停止发展的现象发生。文化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但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市场的繁荣必须依法管理才能实现。

四、弘扬海派文化任重而道远

众所周知,城市形象是城市外在面貌与内在精神的有机统一,是历史文化与现实文化的有机统一。对民族而言,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之根;对城市而言,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气质、风骨和灵魂。一流的城市需要一流的文化,一流的文化塑造一流的城市。上海应当率先建成和谐上海是海派文化的要求,上海能够率先建成和谐上海也是因为有海派文化的推动,繁荣海派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以强劲的经济发展为支撑,上海把文化设施建设纳入提高整个城市文明程度的轨道中,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绘制了一副蓝图。在二十世纪的最后10年中,一批引领全国之先、甚至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城市文化设施拔地而起: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上海图书馆、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东方明珠电视塔、上海马戏城、上海美术馆、上海影城、文新报业大厦……在上海城市的中心地带,先后耸起了25座文化高楼,堪称“世纪文化工程”的巨作。徜徉在上海的每一座文化设施,你可以惊叹它的雄伟、独到、精致,而当你在读了建设中的一些细节后,一定更会心动、赞叹、敬佩。

  上海一流的硬件已经连同覆盖社会、层次分明的其他文化设施一起,形成了“大都市、大文化”的敦实基础和全新框架,他们赋予了上海年轻而具活力的文化形象,也成为“海派文化”与世界优秀文化沟通的载体。

但是,综观上海的国际大都市文化建设,其不足也是明显的。国际文化大都市不仅要有一流的文化设施、一流的文化环境、一流的文化演出,更要有一流的科技、一流的文化艺术人才、一流的市民素质。

为及时地应对机遇与挑战,上海提出了建设学习型城市的目标,学习型城市是一种在知识变革时代以学习作为驱动力和实现力的城市创新模式,它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目的,通过整合人的学习观念和学习行为,确立终身学习理念,建立社会化、开放式的终身学习体系,提升全民学习力、创新力和竞争力。弘扬海派文化任重而道远,而我们对此深怀信心。

 

 

 

 

 

 

 

 

 

 

 


[①] 《人均GDP“一万美元俱乐部”真相:居民收入占比不达标》,《第一财经日报》   2014-01-03

[②] 全球化影响下的中国城市与建筑》,《重庆建筑》2002年第03期   作者:郑时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