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架起海外联谊的桥梁——海外华校教师代表到访虹口进行文化考察

14.01.2015  00:37



  1月9日下午,“海外红烛故乡行”代表团来到虹口进行文化考察,来自海外多所学校的16位华校校董、教师代表先后参观了犹太难民纪念馆(摩西会堂)、1933老场坊,了解中西兼容的海派文化,寻觅上海发展的历史缩影。

  在参观犹太难民纪念馆期间,大家先后参观了摩西会堂旧址及馆内陈列,观看了主题宣传片,听取了讲解员关于犹太难民在沪历史及馆藏介绍。参观后,大家在馆内大西洋咖啡店前合影留念,并在会堂留言薄上写下对世界和平的美好祝愿。来自澳大利亚的宋校长表示:“这次参观让我感受深刻,犹太难民在虹口的这段历史,体现了中国人包容开放的民族胸怀与珍爱和平的善良本质,值得我们永久保护和纪念。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当我回到墨尔本,我要向家人和同事倾述这段伟大的历史故事,并组织我的学校学生来这次参观学习,引导更多华裔青少年在最残酷的现实下仍坚持从善,使之成为传播和践行和谐世界理念的推动者。

  随后代表团一行参观了1933老场坊,感受了曾有“远东第一宰牲场”之称、被列入市优秀历史建筑的原上海工部局宰牲场,摇身一变成为集时尚、活力、艺术于一体的老场坊,体会了这一建筑再利用、文化创新改造后赋予全新的意义,感悟了中西兼容的海派文化的魅力。

  “海外红烛故乡行”是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海外华文教师暖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活动旨在体现祖籍国社会各界对老一代华文教师的关爱,表彰其在海外传承中华文的共计,鼓励华裔新生代积极投身华文教育事业。为让海外华校校董、教师代表能更深入了解上海、了解虹口,区侨办特选犹太难民纪念馆、1933老场坊作为参观地点,希望让他们通过参观能进一步感受虹口文化特色,下一步区侨办将积极开展华文教育相关品牌工作,发挥虹口文化特色,让更多华侨华人知晓虹口,并通过开展中华优秀文化的宣传与传播活动,增进华裔青少年与祖籍国的联系和感情,用文化架起海外联谊工作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