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节点港口合作取得重要突破

28.03.2015  08:10

  

  海法港位置示意图

  东方网3月28日消息:上海企业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节点港口合作上取得重要突破。上港集团昨天向本报证实,已成功中标以色列海法新港25年的码头经营权项目。

  上港集团董事长陈戌源表示,本次成功中标是上港集团国际化战略又一实质性动作,将进一步拓展其国际营运网络,强化港口核心业务竞争力,加深与国际港口及航运企业的战略合作。该项目中标也是上港集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整体战略的又一重大举措。

  海法湾位于地中海东南岸,是以色列第一大港,与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隔海相望。海法新港计划将于2021年投入营运。全部建成后,码头岸线总长将达1500米,设计年吞吐能力186万标准箱。码头总占地面积78公顷,前沿最大水深17.3米,将具备接卸目前世界最大集装箱船的能力。

  上港集团此次通过投标方式成功获得项目码头自2021年起25年的特许经营权,将负责该码头的后场设施建设、机械设备配置和日常经营管理。整个项目码头一二期总资产规模预计超过6亿美元,项目将采用滚动开放模式,预计总投资约4.7亿美元。为有效降低成本会和提高投资收益水平,上港集团将寻找和比选境内外各种融资方式。

  据以色列媒体报道,以色列政府对海法新港战略前景雄心勃勃,希望海法湾能借此发展成“以色列的巴塞罗那”。以色列交通运输部长卡兹将上港集团获得运营权的决定称为以色列“历史性的一天”。据悉,以色列目前正计划建设一条连接红海和地中海的高铁,建成后,海法湾就将处地中海与红海货运通道的中心位置,来自亚洲的海运货物可以绕过苏伊士运河,直接通过铁路转运至地中海海港,再转运至欧洲。届时,以色列将成为中国出口欧洲市场的贸易通道,不仅减少对苏伊士运河的依赖,而且缩短运输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