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滨江南段地带:明年6月杨浦大桥西侧全面贯通开放

06.09.2016  14:34
杨浦滨江南段地带:明年6月杨浦大桥西侧全面贯通开放 - 新浪上海
来源: n.sinaimg.cn
杨浦滨江550米示范段对公众开放后,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散步休闲。 黄尖尖 摄

  ■本报记者 黄尖尖

  杨浦滨江地带,岸线总长度约15.5公里,是上海乃至近代中国百年工业的先行地区。上世纪30年代,300多家纺织、造船、造纸等不同门类的工业企业在此集聚,把棉纺、自来水、电力、煤气等现代生活必需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千家万户。如今,被称为“近代上海工业的摇篮”的杨树浦将迎来历史性的转折。根据规划,杨浦滨江南段5.5公里岸线,约2666亩公共空间,将按照“历史感、智慧型、生活化和生态性”的总体理念,打造区别于其他滨江的特色地域文脉。

  记者了解到,杨浦区段的黄浦江岸线是中心城区中最长的,按南、中、北三段进行开发推进,目前的重点在南段。杨浦滨江南段公共空间将分成五期进行开发,并计划于2017年6月底前实现杨浦大桥西侧全面贯通开放。

  上周五,安浦路桥主体结构合龙,打通了杨浦滨江岸线的断点。而杨浦滨江开发一期工程,550米的公共岸线示范段,已于7月向社会开放。如今漫步在黄浦江边位于杨树浦路两侧的狭长地带,晚风拂面,百年前工业文明的喧嚣和繁盛,在充满历史场景的码头和建筑中娓娓道来。

  让历史建筑讲述昔日繁荣

  工业历史遗存是杨浦滨江的最大特色。5.5公里的南段滨江沿线,共分布着32幢历史保护建筑,按照规划,它们将被一一保留下来。据杨浦滨江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杨浦滨江开发强调“有限介入”,“人工介入越少越好,尽量原真性地保留工业。

  上海丹东轮渡站、中国最大的海洋鱼市场——上海鱼市场,以及前身为怡和纱厂的上海第一毛条厂,构成550米的杨浦滨江示范段。“这些厂房现在虽然都废弃不用了,但我们要尽量把原来的历史保留下来,让来到这里的人了解过去曾有过的工业文明。”杨浦滨江公司总师室副主任徐进告诉记者,在建设之前,设计团队对地块的工业历史和城市生态做了大量资料研习,以此作为创意的来源。

  过去第一毛条厂的地方,如今成了“芦池杉径”景观。这是一个下沉码头,在原有低洼地形和水文条件下,形成芦苇荡漾的水生植物雨水湿地,雨季可蓄水,体现了海绵城市的理念。下沉码头的铁步道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块铁板上刻有毛条厂过去重要的年份和历史变迁。工业之舟、纱厂廊架、芦池杉径、渔港再现等景观,形成了杨浦滨江示范段的独特历史文脉景观。伴着江边水声行走其间,过去的工业辉煌似乎并未走远。

  开发本着“还江于民”原则

  本着“还江于民”的原则,要坚持大开放而不是大开发,把生产性岸线置换为生活性岸线。目前杨浦滨江南段正处在对企业土地的收储阶段。截至目前,已完成1213亩土地的收储工作。

  按照目前杨浦滨江地带的开发规划,未来30%土地作为公共空间,30%作为市政用地,其余40%作为开发用地,用作商业、博物馆、办公楼、酒店等多元业态。从江边到内陆,首先是公共的步道空间,然后是商业化设施,再到办公楼和住宅区,从低到高,形成有梯次的产城融合的滨江空间。

  到明年年底,黄浦江两岸从杨浦大桥到徐浦大桥45公里公共空间将全面贯通,其中就包括杨浦2.8公里的黄浦江岸线,涉及到滨江示范段、公共空间二期和四期的建设,以及内环线内2.8公里范围防汛体系、码头岸线、慢行系统的全面贯通。

  “杨浦滨江南段的开发只是一个起点,未来将引领整个杨浦滨江的规划和开发,建成一个让居民健身、休闲、观光、旅游的公共空间,以科技创新研发为主导的综合性滨水区域,推进城区经济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杨浦区领导这样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