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发银行构建“两重两建”四新动态金融服务体系

30.01.2015  11:33

 
      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工信部的工作部署,上海市政府提出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战略(以下简称“四新”)。“四新”经济既体现国际产业发展最新领域,也包括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经济体系。浦发银行上海分行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对“四新”经济的要求,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深化科技金融改革,以客户为中心,开展“两重两建”的战略措施,努力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的四新动态金融服务体系。

  重管理、抓成效,无缝联动提效率。“四新”经济是依托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应用和模式创新为内核并相互融合的新型经济形态。因此,为确保“四新”金融推动执行有力,浦发银行多措并举,在网点布局、团队配备、授信授权、资源倾斜、支撑保障方面明确了专项措施,根据不同的领域及专业特点以及不同部门的工作重点,不断加强创新开发和管理推动;同时加深部门间、业务条线间的配合协作,把“四新”业务做广、做深、做透,做到内部联动的无缝衔接,提高整体的业务效率与服务水平。

  重产品、抓品质,创新模式树品牌。上海“四新”企业发展迅速。在“四新”发展的背景下,一部分有技术、有创新能力的企业通过孵化做大做强。浦发银行十分重视企业的市场定位和可持续经营能力,为了培育“四新”企业快速成长,全方位满足企业成长全程金融服务需求,浦发银行整合多方资源优势,推出了针对“四新”经济的一揽子特色金融服务方案——“新易通”。“新易通”包含初创产品包、成长产品包、上市产品包和特色产品包共四大系列产品,服务覆盖“四新”企业成长全程需求。该产品是经过深入的市场调查,围绕企业各个发展阶段,为企业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度身定制了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其中包括合同能源管理未来收益权质押、订单融资、知识产权质押、投贷宝、银元宝、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多项创新模式。通过持续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传媒、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的拓展力度,浦发银行上海分行培育了一批“四新”客户,其中,不乏有大众点评网、携程旅游、新时达机器人、聚力传媒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今年1月,浦发银行又携手张江园区企业信用促进中心、浦东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共同推出了“四新”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业务。该业务通过引入信用促进中心出具的第三方企业信用报告,更好地评估企业的经营情况,使银行对“四新”企业的服务更加高效、更加便捷。浦发银行上海分行计划在三年内,不断完善“四新”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树立该行在“四新”领域的业内领先地位。

  建渠道,谋创新,通力协作促发展。“四新”企业多数为轻资产、重智慧的成长型单位,专业化要求较高。而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主要力量,更需要率先解放思想、先行先试,着力构建与“四新”相融合的服务体系。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浦发银行已与多个“四新”渠道展开合作。以上海市科委为例,通过长期的沟通合作,浦发银行已成为了上海市科委3+X科技金融体系的首选合作银行。3+X的金融体系几乎涵盖了从初创期起的各发展阶段的科技型企业,其中不乏“四新”龙头企业,他们是登陆资本市场特别是创业板和中小板的主力军。2014年,浦发银行又发起成立了中国科技金融天使联盟,该联盟整合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天使投资基金、创投基金、股权基金、券商、交易所等各界力量,结合浦发硅谷银行科技金融发展经验,打造全方位、综合化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服务科技型企业成长全程,积极引领并推动“四新”经济和科技金融的整体发展。

  建机制,谋长效,动态发展促转型。“四新”是一个全球化的概念,是动态递进、与时俱进的,既体现了国际产业发展最新领域,也包括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经济体系。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四新”工作,浦发银行根据市场行情动态,不断调整战略部署;根据市场信息反馈、深入市场调研,不断改进产品体系,创新产品服务;通过加强内部沟通,不断调整方式方法。通过做好三个“不断”,以建立动态长效机制,培养“四新”文化,营造创新氛围,通过动态的管理模式,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切实推动“四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