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嘉定区30多家"客堂汇"传承助人传统 注入年轻活力

06.04.2015  18:52

  再过几个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新知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大四男生张晓冬就要毕业了。当很多同学在为一份薪水不错的工作奔忙时,他却早早定下了自己的目标——回到嘉定区徐行镇钱桥村当“大学生村官”,替76岁的爷爷继续当客堂汇“堂主”。

  这是记者从日前举行的“家风家训客堂汇”主题活动上听到的故事。在农村,小小“客堂间”是乡里乡亲聚会、聊天、谈论家事国事的地方。2011年,徐行镇开始探索社区管理新模式“客堂汇”,选取当地有威信的居民家,开展文娱体锻、学习宣讲、参事议政、调解服务等活动。张晓冬的爷爷张金龙主动辟出家里的客堂成立了嘉定区首家“客堂汇”。如今,嘉定区已经成立了30多家“客堂汇”,形成了宣传培训、议事共商、矛盾调解、文化娱乐和便民服务等五个大类35个项目的活动菜单。孙子乐于接自己的班,张老伯眉开眼笑。

   传承助人传统

  张晓冬说,之所以回“”当“堂主”,是因为爷爷一直叮嘱自己要多帮助别人。爷爷长期担任镇上的干部,张晓冬说,小时候没少听到奶奶“抱怨”,“自家房子还在漏水呢,又去帮人家修屋顶了!

  记着爷爷的嘱托,读了大学,张晓冬加入了学校的志愿者队伍,每周二、三下午去湖南街道老人日托中心和阳光之家服务,并渐渐挑起队长的担子。在阳光之家,他开动脑筋,结合节日、时令特点举办主题活动,让小小的屋子变得生气盎然。他也被评为湖南街道服务明星、徐汇区新长征突击手。

  放暑假,看到爷爷在“客堂汇”里忙碌的身影,张晓冬更感到,“助人”是可以做一辈子的事情。村民来找老张抱怨:钱桥村的主干道上没有路灯,走夜路不安全。老张实地调研、写报告,一年多后,整齐的路灯给村里带来光明。去年夏天,又有村民反映两个公交站点相距太远,出行不便。顶着烈日,小张陪着爷爷数着步子在两站间行走,并向主管部门反映。很快,两个新站点开设出来了。

   注入年轻活力

  张家的客堂间墙上贴满了张金龙细心制作的简报,一旁的书柜里则是图书馆提供的流动图书。如今,一张崭新的“客堂汇在钱桥村”微信公众号二维码贴在了老张的客堂间门口,也让这间老宅焕发出新的活力,拓展出更广阔的天地。这是张晓冬和村里几个80后、90后小伙伴一起制作的。点开微信号,村民们可以方便地了解到附近有哪几间“客堂间”对外开放,提供哪些服务,找到临近的文体中心、健身场所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觉得过年的年味淡了,老张就组织村民们舞龙舞狮闹元宵,他拍下照片贴在墙上,小张传上微信平台和粉丝们分享。

  “在这里,家家户户都习惯敞开家门,邻居间经常走动,这在城市里根本没有可能。”张晓冬说,这份乡情吸引他回“”。跟着爷爷奔忙,他越发觉得社区治理是有意思的工作,值得用年轻人的视角延续可贵的邻里情,为老村落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