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大众法治文化建设 提升社区居民法治意识

25.04.2016  12:57

新虹街道自成立以来,一直非常注重挖掘和培养社区文化底蕴,建立了“昌硕文化中心”、社区文化中心、艺术展示厅等一批社区文化基地,组建了时装队、沪剧团、龙舟队等群众文体团队,形成了以朱墨钧为代表的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在此基础上,街道将法治文化与社区文化进行了融合,走出了一条“文化搭台、法治唱戏”的大众法治文化传播和实践模式,有力地宣传了法律文化知识,提升了居民法治意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

一、注重培育大众法治文化志愿者队伍

队伍建设是大众法治文化建设的基础。近年来,新虹街道借助社区文化平台,有效整合社区法律服务资源,形成了三方面大众法治文化志愿者队伍。一是社区法治宣传员队伍。依靠街道调解组织网络建设,在街道18个居、村委,建立了一支以调解主任为主导,居村委两委班子、楼组长、生产队长为成员的社区法治宣传员队伍,配合司法所做好日常社区法治宣传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二是社区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依靠新虹法庭、新虹检察室,利用律师事务所与街道、律师与居村委“双结对”和公证服务向社区延伸机制,建立一支由法官、检察官、律师和公证员组成的社区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法律咨询,在法律咨询过程中传播法律知识。三是社区群众法宣志愿者队伍。依靠社区文化团队,动员社区剪纸班、沪剧班等特色团队成员成为社区法治文化宣传志愿者队伍,在社区文化展示和表演中纳入法治元素,推出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接地气”的社区法治文化活动。

二、注重建设大众法治文化阵地

阵地建设是大众法治文化建设的依托。新虹街道从“有形”和“无形”两个方面加强大众法治文化基地的建设和维护。一是在“有形”大众法治文化基地建设方面,经过多年来实践和探索,新虹街道基本形成了以司法行政综合法律服务中心、华美路居委“和谐家园”法宣点、社区文化中心为“点”,以华美路一条街为“线”,以爱博地区、华美地区为“块”,以18个居村委法治宣传栏为“面”的大众法治文化传播阵地,开展日常法律咨询和法治宣传活动。二是在“无形”大众法治文化基地建设方面,新虹街道利用社区网开设“法律援助”专栏,定期发布调解、法律援助案例;利用新浪微博开设“法韵新虹”微博账号,组织和动员辖区内法宣志愿者关注街道法宣微博及“闵行法宣零距离”微博、“闵晓法”微信公众号,以新媒体为载体,及时转发各类法宣信息,传播法治文化。

三、注重大众法治文化的实践和体验

实践和体验是大众法治文化的精髓。新虹街道利用辖区内丰富的社区文化资源,积极促进法治文化和社区文化的融合,提升大众法治文化的实践性。一是与传统剪纸文化融合,开设法治剪纸班。从临摹到创新,剪纸班的老师和学员们手中创作了一批批精雕细琢、形象生动的法治剪纸作品。例如,去年年末,为打响新虹拆违整治专项行动第一炮,法治剪纸班创作了以“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决战决胜2016”为主题的法治剪纸作品,通过剪纸艺术来助推整治力度,有效提高了广大居民的知晓率。三年来,已制作各类法治剪纸作品380余幅,分别在华美路法宣一条街、社区学校、小区宣传栏等地进行巡展。二是与书画、摄影融合,开展法治书画、摄影展。引导社区书画摄影爱好者们从日常生活点滴着手,结合法律观点、法律事件、法制人物,用拿惯农具的手,执起画笔和镜头,深刻描绘和书写动迁后精彩人生的感受和意义。在“首届社区书画摄影展——崛起的新虹我的梦”、“新虹街道法治摄影展”、“迎新春写春联送春联”等活动中,广大社区居民积极响应并参与,共展示各类书画、摄影作品400余幅。三是与街道文化项目融合,开展“周周演”法宣活动。“周周演”是新虹街道的自创品牌,由辖区内社区居民自编自导自演,每周一次在各小区轮流巡展,是一个集文艺创作、展示交流的宣传平台,与居民生活密切度非常高。街道根据居民实际需求,由司法所牵头,在“周周演”活动中注入法治元素,以创作法治文艺节目、举办法治文艺专场、穿插法律知识竞答等形式,进一步拓展与深化“周周演”的内涵,先后推出越剧说唱《姐妹参加法制宣传》、法律故事《老有所依》、法制小品《如此消费》、《上海阿婆反邪教》和独角戏《远离毒品》等一批法治宣传作品,将法律知识宣传融入社区居民喜爱的表演艺术中,一方面让创作人员在故事和戏剧的创作中受到法治文化的感染,另一方面通过节目的表演有效传播法律知识,受到了社区居民的喜爱和欢迎。

2016年是“七五”普法的开局年,新虹街道将进一步整合辖区内各项资源,继续深入推进大众法治文化建设,结合 “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建设,从大众法治文化实践性和体验性方面下工夫,突出新虹特色,将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建设成为集法治文化渗透、法治作品展示、法治活动宣传、法治文化实践基地为一体的大众法治文化承载区域,在此基础上,逐步建成“一线”(申滨路、宁虹路、申长路、申贵路)、“三点”(街道办事处、社区文化中心、法治主题公园)的“新虹法治文化区”。同时,还将进一步挖掘社区文化资源,贴近居民日常生活,推出更好、更新的大众法治文化作品,进一步提升居民对法律文化的感受度,提高居民法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