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违建,“快速处置”为何“快”不起来?

23.11.2015  22:06

一年过去了,这套机制实施效果究竟如何?它真能快速处置正在建造的违建吗?还有,新账真的可以不欠了吗?


记者在广灵四路572弄小区看到,14号楼6楼的楼顶上有一个宽约3米,长约六七米的彩钢板建筑,周边居民说,这是2个月前新搭的。

居民: 原来是没有的。

小区物业表示,他们9月7日接到居民举报后,就找业主谈了话,并上报街道房管办和城管中队。


物业管理员吴桂英: 马上就开整改通知书,当事人也跟他谈过了,字也签了,第二个程序也走过了,限令他再不拆的话我们就要强拆了,他说愿意配合。


还记得去年7月,上海在梳理既有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治理在建违法建筑的实施意见和快速处置机制。其中提到,由主管部门作出责令停止建设或者限期拆除决定后,当事人不停止建设或逾期不拆除的,政府部门可查封施工现场,并实施强制拆除。市建管委还给出过强拆时限。



市建管委主任汤志平: 如果说按照《实施意见》,这样新的机制去操作,我们一周左右,就可以把正在搭建的违法建筑依法拆除。


让居民们费解的是,既然有法律依据,也有快速处置机制,为什么这幢违法建筑拖了2个多月,还纹丝不动呢?

对此,城管执法人员称,一周是理论上的处置时间。根据《实施意见》,拆违部门在强拆前,需要当事人签三份文书。一是责令停工、限期拆除决定书。如果当事人24小时内没有自行拆除,则需要他在限期拆除催告书上签字,如果两天内还不拆,则会送达强制拆除决定书。而如果当事人还不签字,那耗的时间可就长了。


城管执法大队凉城新村街道中队大队长张涛: 这毕竟是人民内部矛盾,不像捉坏人,一定要你死我活,肯定是想给他一定的时间把屋顶弄完善一下,我们再去拆违章。

记者看来,是业主不签字,拖了快速拆除的步子。而在另一些小区,你拆得快,我搭得更快。南六公路578弄建德南郊小区,有225栋各式别墅。这栋用黑色网布罩起来的房子正在装修,走进工地,记者看到,别墅主体建筑外已经扩建出了一栋长约20米,宽约6米的两层小楼。邻居沈先生说,他反映此事至今已经9个月了,但违建并没有停下来。


投诉人沈先生: 春节前就开始了,当时我就跟物业,跟城管就反映过了,没有什么成果,大规模开始建大概是在六七月份以后,我给12345市民信箱打了多次电话,也没有进行多少管理。


今年8月,忍无可忍的沈先生,向市委书记信箱反映了这一情况,后来宣桥镇的处理回复是:执法人员现场制止并拆除了墙体。然而拆完不久,违建又搭了起来,并且眼看就快要完工了。


对此,宣桥镇"三违办"的解释是,执法人员曾两次拆除了这幢别墅的在建违建。可他们前脚刚拆,态度强硬的业主后脚又给搭了起来。


宣桥镇三违整治办专职副主任肖卫忠: 前期虽然我们已经处置过拆除过两次,那是因为在建过程中,现在因为已经基本建成,已经不适合这样的工作程序,所以现在我们通过走一般立案程序,办理好以后再进行拆除。

记者发现,建德南郊小区类似违建不止一处。原本小区楼房都是两层楼,但实际上已有不少别墅已经加盖为三层。这两户临河别墅,甚至还在景观河上,搭起了亲水平台,在草地上搭起了三十平方的小房子。此外,侵占公共面积的违建也比比皆是。

据记者了解,有户人家的围墙现在已经建到了路边,把原本的绿化带也吃进了自家的院子。


投诉人沈先生: 从我住在这里的情况来看,违建没有一家得到过改进,这些年一直有人在反映。

盖一处违法建筑只要几天,但拆掉、走程序却要花上半年,正因为违法成本低,所以造成之前违建蔓延。而出台快速处置机制的初衷,就是为了"早发现、早查处、早制止",把违建治于萌芽状态。然而让人尴尬的是,这么好的制度设计,到了执行层面,效果似乎又打了折扣。


为什么仍有不少违建,会在举报声和人们的眼皮子底下长高长胖呢?难道业主拒不签字,或者拆了再建,相关执法部门就束手无策了?这样的解释说得过去吗?


(看看新闻网记者:王潇月、吴骥)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