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河道要掐断污染源 治理后打捞垃圾量由十几吨减为2000斤

18.04.2017  19:01

图片说明:修建绿化、擦洗护栏、打捞垃圾……这些都是河道保洁员每天的工作内容。

  东方网记者袁猛、曹磊4月18日报道:上海推行河长制,要在今年年底全面消除黑臭河道。修建绿化、擦洗护栏、打捞垃圾……河道保洁员是河道上最忙碌的人。每天要打捞大量生活垃圾,为改善河道水质种植水生植物,要每天泡在水里4个小时。河道治理效果如何就看河道保洁员的工作量,东方网记者4月14日与河道保洁员巡视河道一探究竟。

图片说明:据悉,上海推行河长制,要在今年年底全面消除黑臭河道。

  有力气、会游泳是必备技能 冬天腿冻麻夏季汗不停

图片说明:为改善河道水质种植水生植物,河道保洁员每天要泡在水里4个小时。

  周鹏,今年40岁,从2004年开始从事河道保洁员工作,已经工作了13年时间。皮肤黝黑,说话气场很足。“以前都是水泥船,靠人工划,还要打捞垃圾,所以体力一定要好,”周鹏说:“在招聘河道保洁员时,游泳是必备的一项技能,像我们这个保洁员队里17个人基本上每个人都掉进过河里,所以进入河道工作必须是两人一组。

      周鹏现在是静安区市管河道养护负责人,整个静安区共有中小河道11条,其中市管河道为彭越浦、东茭泾等5条,总长度17.58公里,有6条船只负责这5条河道的养护任务。“河道保洁员的工作性质就是冬天更冷夏天更热,冬天工作回来,腿基本上都被冻麻了,”周鹏告诉东方网记者:“上海夏季最热的时候,水面上的温度要超过40℃,还要穿上救生服,汗水不停地流,回来时身上都是白的,都是汗水蒸干留下的盐渍。”另外河道保洁员是365天不休息,全年轮班倒,要保证每天都要对河道进行清理。

  河道综合治理后每天打捞垃圾量由十几吨减为2000斤

  据河道养护组组长顾叶明介绍,以前河道没有综合治理前,船只根本开不进去河道,因为只要在河道一处设置一个拦截点,然后把船只停在这儿,不停地打捞,基本上每天要捞起来十几吨的生活垃圾。治理前的河道是又黑又臭,河面上漂浮着类似于旧沙发以及席梦思床等废旧物品。“当时每天船要进河道四次,每次要用2-3个小时打捞水面垃圾,有时候一天也打捞不完。”周鹏提起治理前的河道直皱眉头:“附近小区居民都称河道为没有盖子的垃圾桶。

      据周鹏介绍,综合治理后,尤其是静安区今年集中拆除河道两岸的违建以后,水面上生活垃圾少了很多,这5条市管河道每天能打捞大概2000斤。东方网记者和周鹏一起从夏长浦泵站开船沿着彭越浦巡视到老沪太路附近,发现水面上漂浮着很多固定位置的水生植物。据周鹏介绍,这叫“浮床”,上面种的是大聚草和菖蒲,河道治理清除淤泥后,种这些水生植物可以吸收污染水的重金属元素等,改善水质。现场一位保洁员正穿着长皮裤,泡在水里,固定“浮床”,据其介绍,每天要泡在水里大概4个小时。

图片说明:据河道养护组组长顾叶明介绍,综合治理后,水面上生活垃圾少了很多,但这5条市管河道每天还要打捞大概2000斤。

  最担忧下雨天 河道治理要先掐断污染源

图片说明:近年来,彭越浦沿线一些小的排污口已经堵上了,但还是存在一些排放雨水的管口。

  彭越浦从夏长浦泵站到老沪太路附近这一段河道两岸,有很多黑乎乎的洞口。据周鹏介绍,这就是雨水以及生活污水排放的源头,一些小的排污口已经堵上了,但还是存在一些排放雨水的管口。“我们最担心的是下大雨,河道治理后,平常时段河水比较干净,也没有异味。但一旦下暴雨,岸上大量的生活污水就会随着雨水直排到河道里,河水又会变得黑臭,臭味两天基本上就消失了,但水的颜色要10天左右才能重新恢复。

      周鹏认为,治理河道还是要想办法从源头上治理。据静安区河道水政管理所综合办主任徐皓介绍,推行河长制后,治理河道的任务就更加细化和明确了。由于静安区的市管河道都位于河流中游,所以治理时要与其他区密切配合。针对雨水直排河道的问题,与其他区协调在关闭污染源后,还准备在排水口设置过滤装置,来净化水质。

图片说明:彭越浦两岸雨水以及生活污水排放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