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上找沪上育儿嫂 记者体验:想免中介费基本不可能

19.09.2015  07:39

原标题:手机APP上找育儿嫂,靠谱吗本报记者试用几款家政软件,发现想省钱免中介费基本不可能

打开家政软件,可以看到育儿嫂、月嫂、保姆、小时工等各种选项。蒋迪雯摄

  最近,记者和朋友聊天时发现,找保姆真是挺烦心。一来好阿姨实在少;二来价格越来越高,让不少工薪家庭望而却步;三来家政中介良莠不齐,不靠谱的事层出不穷。

  冷不丁,一名朋友笑着提醒:“你们落伍了。在手机上下载一个家政APP啊,信息透明又便宜!”用手机APP找阿姨,真的靠谱吗?记者亲身体验了一把。

  真的能省钱?

  记者搜索了一下,发现目前家政类APP 不少,如“懒人家政”“云家政”“阿姨来了”“阿姨帮”“58到家”等。选择一款并完成简单注册后,就可以看到页面上的选项:月嫂、育儿嫂、不住家保姆、住家保姆、长期小时工、小时工等应有尽有。记者点击“育儿嫂”之后,按要求需填写月薪、宝宝出生日期、家庭所在位置,还可以在“给阿姨捎句话”一栏填写自己的其他需求。

  阿姨月薪一栏中,随着选择会出现相应介绍。比如,3500元至4000元,是有育儿嫂经验,可独立带大宝宝;4500元至5000元是育儿嫂经验较丰富,可独立带出满月宝宝;5500元至6000元是有月嫂经验,有过系统学习,可提供育儿类建议指导……

  记者发布招聘“月薪5000元育儿嫂”的信息后,页面上就出现了自动匹配的阿姨信息。记者选择一名育儿经验相对丰富的40岁阿姨,可按照显示的电话号码打过去多次,一直无人接听。过了一天,页面上显示有一名阿姨主动应聘,然而工作经验只有一年,并不符合要求。

  很快,记者接到声称家政经纪人的电话,称可以介绍一个各方面条件好的阿姨过来面试。不过,这名阿姨属于VIP会员,用户没法直接和她联系,若聘用成功要支付阿姨月工资20%的中介费。记者问:“你们资料库里的好阿姨是不是都属于VIP,要支付中介费的?”经纪人在电话那头笑笑,没有回话。

  接下来,记者又试用其他几款家政APP,发现想省钱、免中介费基本是不可能的。一款APP号称最放心的经纪人平台,可问及中介费时,对方竟称“中介费是阿姨的首月工资”。当记者惊讶地表示“这么贵”之后,对方说:“我们的服务好,信息又真实透明,自然贵啦!

  经纪人是否可信?

  之后的几天,记者不断接到各类家政经纪人打来的电话,但没有一名阿姨直接跟记者取得联系。其中,一名经纪人很快将阿姨的基本资料通过微信截图发了过来。记者能看到阿姨的姓名、年龄、照片、工作经验、最低可接受的薪资等,却看不到客户评价。对方解释:“网上是看不到客户评价的,若有意向,可以和阿姨面谈。

  记者指出:“这个阿姨只有28岁,当育儿嫂似乎年轻了点?”经纪人回应:“不会啊。她能吃苦、很成熟的,做事也不计较,已经有多年经验了。”记者表示希望她再推荐几名阿姨,可以比较一下。经纪人有点为难:“阿姨倒是有,可是都离您家挺远的,没法早出晚归。

  3天后,记者主动在微信上问她有没有别的阿姨推荐。她说:“手头上有的阿姨都住得比较远。您还是考虑一下这名阿姨吧。她属于全能型,烧饭保洁带孩子都会。”见记者没有反应,她表示再帮助找找看,有合适的会发资料过来,但此后一直没有音信。

  无独有偶,记者的一名朋友通过家政APP找阿姨也遇到类似的问题。有名住在青浦的阿姨愿意到徐汇来做,可每天来回近两小时的助动车车程,让阿姨没能坚持太久。另一平台的经纪人则在电话里告诉记者:“现在月薪5000元找一个早出晚归的育儿嫂真的不容易。你加到5500元,估计好找一些。

   能否找到好阿姨?

  在记者表示愿意加价之后,经纪人开始陆续推荐阿姨上门面试。

  第一个上门的是名48岁的安徽阿姨。阿姨剪着齐耳短发,看起来挺朴实,先拿出身份证、健康证及家政技能培训资质证,然后说自己来上海5年了,从事育儿嫂工作已有3年,烧饭保洁也没问题。记者随口问道:“你还挺前卫的,会自己上网传资料。”阿姨笑了,随即掏出自己的老式手机:“哪里啊,你看我连智能手机都没有。那都是中介帮忙传上去的。

  阿姨告诉记者,不论是传统家政公司,还是网上软件,只要能介绍工作且收入还可以,她都能接受。记者了解到,目前家政APP一般采取自营家政公司或者打造平台、通过家政公司加盟的方法。也就是说,大多数阿姨信息还是在传统家政公司登记的,然后被中介上传至网络。同时,阿姨们仍像往常一样,等着中介通知,去雇主家里面试、试用等。

  “对你们来说,网上和传统的家政公司有啥区别?”记者问道。阿姨想了想:“差不多吧,但现在我们的技能培训和资质考核更多了。家政公司会给我们办各种证件,感觉更规范一点。”接下来,记者让阿姨试干了3天。然而,阿姨尽管态度不错,但做事不够麻利。于是,记者支付了3天费用后,请经纪人再推荐其他人。

  一天后,又来了一名江苏阿姨。高中学历、35岁,各方面的条件让人挺满意。可谈到工作时间时,阿姨表示,因为目前手头还有一家,需要去做晚饭,所以只能“朝九晚五”。记者只好放弃,继续等待经纪人推荐。

  就在等待的过程中,记者接到一名朋友的电话:“我家的钟点工不错,但我马上搬家不用了,你需要吗?”于是,在急需人手的时候,记者试用满意后,最终选择了这名钟点工。

   互评机制是鸡肋?

  记者与几名用过家政APP的朋友探讨了一下:手机APP找阿姨,本质上是一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O2O模式。对于习惯用手机的年轻人来说,确实提供了方便。还有人认为,家政APP的出现,有望让传统家政服务行业二次升级,不仅让行业信息更加透明,而且有助于推动家政公司成本缩减。

  但有业内人士透露,家政APP尚处于发展初期,存在下单率低、客户少的问题。考虑到一些家政服务人员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不高等因素,现阶段家政APP与传统家政门店展开合作乃现实之举。“云家政”创始人薛帅告诉记者,由于阿姨需要随叫随到,“云家政”目前已在上海发展了1200家加盟店,以此避免很多家政APP遇到的覆盖面不足问题。

  事实上,家政APP若想成功发展,还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不单是大数据的积累,更是品牌和口碑的沉淀。此外,在服务规范上,家政APP也有很多空间可以施展。比如,对阿姨进行实名认证、背景调查等,请专业人士对阿姨进行培训等。一些经过专业培训后的保洁阿姨,会随身携带9块抹布,每块抹布擦什么地方都按规定操作。

  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阿姨损坏物品,如何理赔;遇到阿姨“磨洋工”,用户是否可以申请订单赔付……很多家政APP的用户评价机制如能进一步完善起来,将直接弥补传统家政信息不对称的缺陷。如果被投诉,阿姨可进行回炉培训;如果被表扬,阿姨的个人价值就能得到放大。同样,阿姨对雇主也可以进行评价,这就让更多阿姨可以了解潜在雇主的诚信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