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子:心里骨子里没有,再怎么做功课也难抓住上海文化特质

18.06.2019  15:31

  王安忆的《长恨歌》、金玉澄的《繁花》……说到上海就会想到一些作家,他们的名字和这座城市联系在一起。在行知读书会上,作家淳子以“城市与作家”为主题,讲述了城市与作家相互成就的故事。淳子表示,如果你心里没有,骨子里没有,再怎么做功课也是很难抓住上海文化的特质。

  淳子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讲起。当时的上海是世界的一个谍报中心,全世界重要的谍报人员都在此云集。这给了艺术丰沛的创作灵感。在充满各种悬念的都市里,出现了文学流派“新感觉派”,以作家施蛰存、刘纳鸥、穆时英为代表,展示了一个光怪陆离的大都会。比如,穆时英创作的舞女种种心理的小说《上海狐步》,作品中各色人物登场,当然也包括谍报人员。现代都市文学和都市文化由此产生,改变了之前文化、文学、艺术皆是农耕时代产物的局面。

  到了九十年代,从英国留学归来的作家虹影在档案堆里翻出了百乐门舞女刺杀案以及谍报员英茵的故事,写下了《上海狐步舞》。从《上海狐步》到《上海狐步舞》,上海文化遗产一直流传到今天,作家和文学家们又不断创作出新的作品。

  她以王安忆《长恨歌》为例,小说从上海滩美丽牌香烟代言人蒋梅英的传奇故事而来,王安忆把作品置身在上海都市环境当中缓缓展开,一开始2万多字描写了上海老房子的屋顶、弄堂、街道,通过远景、全景、近景全部扫描后,作者才正式讲起传奇的开始。

  最近电影《第一炉香》的选角引起了大家热议,原著是作家张爱玲创作的中篇小说,以上海女学生求学香港展开的故事,马思纯与彭于晏的组合被网友认为更适合演《骆驼祥子》。淳子表示,“上海文化是丰沛的,充满传奇的。想要用文字和视觉的方式表达出来,需要真正懂她。如果你心里没有,骨子里没有,再怎么做功课也是很难抓住上海文化的特质。

来源: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