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头版]上海交大汪小帆:造就好的环境培养创新人才

04.03.2016  23:53

上海交通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致远学院常务副院长,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复杂大系统技术委员会主席 汪小帆    

■加快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关键在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在于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要给大学更多的空间,让大学回归人才培养的本源,造就让每一个人都发挥自己创新潜能的环境    

要实现持续的创新发展,最终取决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近年来,创新人才培养成为各所高校聚焦的重点。例如,国家从2009年开始启动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全国共有包括清华、北大、上海交大和复旦在内的19所高校入选。    

虽然有人提出,人才的创新能力是否能培养出来,但毋庸置疑的一点是,在好的环境下,年轻人的创新能力一定能够被激发出来。“十三五”期间,大学应该有更多的探索空间,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发挥每一位教师的潜力,造就好的环境,让学生的创新潜能都得以发挥。    

在我看来,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个性化的教育才是最公平的教育,这才可能发挥每一个人的创新潜能。    

我所在的上海交大致远学院是学校的一个“特区”。它是学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基地,2010年被正式列入首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学院在成立之初就明确了学院的管理制度与国际一流大学的管理制度接轨。为了能够汇聚一批热衷于人才培养的杰出教授,学院没有组建专属自己的全职师资队伍,而是和相关院系密切合作,通过选聘校内优秀教师、双聘引进海外杰出人才、共同邀请包括诺贝尔奖和图灵奖得主在内的国际一流学者、选聘青年教师担任助教等机制,有效调动校内外高水平教师的参与,保障了致远学院办学质量。    

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了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但是,作为一名大学教授,我深知,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容易。    

学院在成立之初,教授们常常因为课程如何设置以及学生如何选课等问题争得面红耳赤。这其实说明了教育最大的难处,即每一个人都可能基于自己的经历对教育发表看法。不过,只要有适当的空间、容错的机制和合理的政策,在鼓励争论的氛围中,确实可以诞生出合适的人才培养方案。    

长期以来,我们在人才培养中确实遭遇了一些难题,如年轻教师的科研竞争和职称晋升压力、教授们面临不尽合理的科研项目和经费的竞争压力等,这些从某种程度上也对人才培养产生了影响。在“十三五”期间,需要通过更多的改革使得整个大学回归教育的本源。如果大家都是发自内心地认为,人才培养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那么我们的创新人才培养会更有成效。    

其实,各种事例都说明,我们并不缺少创新人才,而缺少让他们发挥潜力的环境。    

以“致远一期”毕业生谈安迪为例,他曾经是物理系成绩倒数第5名的学生,2009年报名加入致远学院,过了一学期后,他就完全变了。他说,身边近30位同学都渴望从事科学研究,而且海内外的老师给了他很好的影响。在老师办公室的黑板上,可以看到老师每天列出要打电话交流的学生名单都有一长串,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的对物理的兴趣被激发了出来,他从大二开始就跟随“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季向东教授从事暗物质研究。现在,还是博士生的他已经是实验室的骨干。    

再比如“致远二期”毕业生黄金紫。当年他以浙江省保送生的资格入学上海交大专业全国排名第一的机动学院。但是入学后,他发现对所学的专业并不感兴趣。转入致远学院后,他申请加入过激光研究组,又转到过计算神经科学,最终发现自己的兴趣在计算流体力学———原来他从小就喜欢与水相关的东西! 从致远学院毕业后,他就选择了去被称为“流体力学故乡”的纽约大学科朗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并于2015年以“一颗棒棒糖可以舔多少口”的研究而获得了“菠萝科学奖”的数学奖。    

正是在这样一个鼓励自由探索的空间与环境中,使得他们的创新潜力得以发挥。但,这些都需要更多的政策配套。    

来源:《文汇报》 2016.03.04 头版 要闻    

原文: 造就好的环境培养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