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康、汪寿明获聘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29.09.2014  23:20

  9月28日上午,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举行馆员聘任仪式。上海市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向新聘任的馆员颁发聘书并讲话,包括我校陈大康、汪寿明教授在内的25位专家学者获聘馆员。副市长赵雯出席仪式。校党委统战部部长方奇华应邀出席聘任仪式。     

  杨雄代表市政府向新聘任的馆员表示祝贺,对历任馆员为上海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他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城市的灵魂。上海着眼于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不断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综合素质 ,特别要在两方面工作的落细、落小、落实上下更大功夫。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今年5月考察上海时提出的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细化到经济社会工作的各个环节;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根基所在。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保护和合理利用文化遗产,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交融。

  聘任仪式后,市文史研究馆还举行了馆员建言座谈会,陈大康代表新馆员作了发言。 

杨雄向陈大康授予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聘书

杨雄向汪寿明授予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聘书

  上海市文史研究馆是在老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直接关怀下于1953年6月成立的,是上海市人民政府领导下具有统战性、荣誉性的机构。文史馆员以党外人士为主体,大多是学有专长、德高望重的名士耆宿,由各个方面根据本人“德、才、望”条件推荐,按一定程序审批,由市长颁发聘书。民盟盟员陈大康是我校终身教授,历任古籍所所长、中文系系主任、图书馆馆长,现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委、《文学遗产》编委,著有《明代小说史》、《中国近代小说编年史》等作,整理《张文虎日记》,主持整理《上海明清时期稀见文献五种》。民盟盟员汪寿明教授长期从事古代汉语教学、研究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工作,尤精于汉语音韵学,是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常务理事,主要论著有《历代汉语音韵学文选》、《汉语音韵学引论》等,1993年起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目前,我校获聘市文史馆员的还有林丙义、王家范两位教授。  

 

文字、来源| 统战部     图片| 郭珩  编辑| 吕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