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品先院士“科学、文化与海洋”课程专栏

17.03.2017  20:27

第二讲 人类与海洋

——兼谈华夏文化的软肋

• 人类进入海洋的路程

一部社会史,也可以从人与海洋的关系来解读。16世纪人类在平面上进入海洋, 21世纪正在从垂向上进入海洋

• 两类文明的历史回顾

世界古文明的主流是大河流域的大陆文明,但是五百年来源于爱琴海的海洋文明征服世界,也占据了科学文化的高点

• 华夏文化的大陆性质

创造过历史奇迹的华夏文化,本质上属于内陆的农耕文明,

在与海洋文明的碰撞中,暴露出大陆文明存在着深层次的弱点

• 海洋文明与华夏振兴

当今世界正在进入新的转折期,我们只有意识到自己的“短板”所在,才有可能抓住“弯道超车”的历史机遇

参考文献:

汪品先,2012. 海洋战略与海洋经济.公务员科学素质读本,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1-197

汪品先,2012. 深海使命. 东方早报,2012.5.8.

汪品先,2013. 人类与海洋. 解放日报,2013.3.16.,汪品先院士在上海图书馆的演讲

汪品先,2013. 海洋意识:华夏文明的软肋?科技导报,31卷24期卷首语

汪品先,2015. “海派”文化与科技创新. 科学画报,2015.9.

更多扩展阅读参见

http://mgg.tongji.edu.cn/space/pxwang/publications/popularscience/

      关于本讲内容若有想和汪老师交流的问题,可以邮件形式提问,截止到讲课结束前的提问,都有机会得到汪老师在讲座现场的回应。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选课同学在提问时写明“学号”和“姓名”信息,有机会获得期末成绩里的鼓励加分)

第一讲 科学与文化
——好奇心,幽默感,和创造性

科学源自好奇心: 现代科学是随着文艺复兴而产生的。和技术不同,科学的产生不是因为有用。
幽默和智慧有余: 科学是好玩的,科学研究是一种文化追求。宗教来自恐惧感,科学源于好奇心。
失误与学术造假: 科学的失败远多于成功。过分突出科学的功利性,无异于学术上的晦淫晦盗。
思想活跃与创新: 科学与文化的联接在于创造性思维,科幻便是一例。我国在科学与文化之间出了断层。

扩展阅读
1、华夏山水的由来 汪品先 2017,47(4)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治理科学界的精神环境污染 汪品先; 2016-12-28 科技导报
3、中国成为科技强国还缺什么? 汪品先、饶毅 2016-08-09 新华每日电讯
4、中国科学界再不转型就会掉入“陷阱”,学术水平上的国际差距会更大 汪品先 2016-07-04 文汇教育
5、深层次创新需要有文化基础 汪品先; 2015-07-15 党政视野
6、中国科研缘何难有重大创新? Jane Qiu. 蒲慕明、饶毅、汪品先等议:2015.6.17
7、如何重建创新的文化自信 汪品先2014-10-15 文汇报
8、创新要从文化根子上来驱动. 汪品先. 2012-12-19 文汇报
9、直面科学创新的文化障碍 汪品先2011-02-27 文汇报
10、创新的障碍究竟在哪里? 汪品先2011-01-09 文汇报
11、科研道德的文化根基 汪品先; 2006-10-30 民主与科学
12、克服科学创新的文化障碍 全国政协委员 汪品先 2006-06-23 人民日报
下载链接:

http://mgg.tongji.edu.cn/space/pxwang/publications/popularscience/

第一讲结束后,学子纷纷写下上课心得,现摘登如下:

            土木工程专业罗博文 :科学是严谨的,每一位科学工作者都要以一个严谨的态度来面对科学研究、科学虽然如此,但他却不一定是严肃的,提到科学时不应该想到的都是些没有生命的仪器,我们的科学,更应该联系到很多其他的东西,比如文学和艺术。最完美的循环即为文学-艺术中发现科学-在科学中找到文学艺术的灵感。这些是古代科学家都做的不错,而且效果显著,因为他们既在科学领域中取得巨大成就,也在艺术发展的道路上做出了自己巨大贡献,这是现代科学工作者需要学习与改变的。科学如此,工作亦如此,现代人们在考虑生活的时候,想到的都是工作与赚钱,仿佛钱是生活的全部一样,我觉得应该改,所谓工作只是谋个生活基础。作为一个人,应该去做的是,享受生活,享受生命。另外一点是需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简单点说不能造假,造假这种事,在任何地方都很让人讨厌。工作、生活中这样会让人脱离自己的圈子,科学界发生这种事,则会引出很大乱子,甚至引发灾难,这是有前车之鉴的,每个人都要铭记。

      社会科学试验班(经济学类)专业孙黛诺 :"一天中午,偶然在朋友圈中看到了关于此课的推送。一张张图片让我对汪老先生有了深刻的印象,兼有一代海洋人的睿智和长者的亲切;读了那一封写给我们的信,一字一句中无不传递着汪老先生对我们青年人的期许--仰望星空,同济天下。从那时起,我就满怀期待地等待着,希望心中的那一天快点到来。终于,3月7号如约而至。窗外的石阶洒满月光,汪老先生的声音在我的心中回响。 
      曾经的我对科学并无兴趣,只觉得科学充斥着天文数字、繁琐的公式和实验室的瓶瓶罐罐、精密仪器,大抵只有那些对世俗生活没什么兴趣的人才可以坚守在这个枯燥的世界中吧。可是当我看到摄像机前海洋生物的多姿形态和显微镜下微生物的精致结构,我才意识到,科学世界竟这么美。科学的美蕴藏在我们无法轻易观察到的地方,充满着神秘和清奇。 
        科学与文化更是密不可分。文化给予科学创新以灵感,从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遣词造句中提出对称结构,方便进行科学研究。文化是有道理的,具有创造性的 ,所以在及其注重科学发展的当今社会,重拾文化经典迫在眉睫。同时,科学发展极大促进了文化发展,四大发明是中华文化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科学使人明智,改变人的视角,拓宽人的思维,科学可以成就新鲜的文化。科学与文化就是如此,浩瀚的文化中充斥科学灵感的闪光,以科学的头脑创造出更为智慧和深刻的文化,科学与文化就像八卦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这么想来甚是有趣,一位好的文学家一定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也一定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
        一项科学成果的呈现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完成的,而是岁月的积淀。所以科学排斥的是焦躁和功利,科学是那样的纯洁和神圣。不少科学界的负面新闻都是功利心促成的,而真正伟大的发明都是其背后的人不计辛勤地付出,更有许多科学先辈一生寥落,但是他们创造的价值是科学的进步、文化的进步、人类的进步,这又岂是奖金和头衔所能比的。因此,我更加对那些执着于科学而淡泊名利的人们萌生了一种深深的敬意,他们的精神更是我心中一盏不灭的灯,照亮我前行。
汪老先生的课转变了我的一些思想观念,促进了我的思考,打开了我的眼界。十分期待在之后的课程中,继续谛听老先生给予我的教诲。"

        英语专业王亭月 :"高中三年,从来没有认真听过有关科学的讲座,作为文科生,我们只能坐在后排听前面的活跃分子和老师讨论黑洞和一些天书般的理论,然后渐渐的忘记小时候看到奇异现象时的惊喜。老师们一直强调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并重,理科生保有人文素养倒是简单,文科生和科学就像被隔开在两个世界。所以这次看到汪品先老师开设这门课程,就很好奇一位年逾八十的院士会和我们讲讲什么。 
        一个真正的‘大家’不可能只局限于一门领域,他一定是融会贯通的,汪老师就有这种风范,不止于自己的学科,什么都讲一讲。以一个文科生的视角,我最有感触的还是汪老师讲到的科学与文化的关系。记得曾经做过的高考真题上也有这种题目,前有冯洪钱,后又屠呦呦,从文化里汲取营养,推动科学的发展,科学又成为传播文化的载体。达芬奇画出了最早的飞机图纸,牛顿发现了光谱,爱因斯坦喜欢拉小提琴,罗素比较研究中西文化差异,刘易斯写出了爱丽丝梦游仙境,科学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奇特的创造力,科学就是一种艺术。文化属于精神层面,也有优秀与腐朽之分,文化工作者需要有科学工作者的严谨性和强大的逻辑,来把握文化选择的方向,所以文理不分家,科学文化不分家,没有一个人可以住在只存在一种元素的世界里。 
        最后以梅贻琦的一句话结束,“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谢谢汪老师愿意带给全校师生精彩的讲座。"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赵逸妍 :"我是一名文科生,学的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处在一截树枝的两个分叉口上。每日接触最多的不是数理化,而是大段大段的文字。
        我特别喜欢海洋,向往广阔无垠无边无际的蔚蓝大海。大海太神秘了,人类有可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无法摸清大海的底细。海底世界一定美的让人说不出话来。我很想学习海洋科学,但是自高中起,我的文科天赋便远远高于理科天赋。我学不来理,没有学习高数物理的天分。所以对于海洋科学,我只能“望洋兴叹”。 
        选汪品先老教授的课,一开始内心其实是稍稍带着些忐忑的。为什么?因为我害怕老教授讲的东西离我太远,有可能一些学术性的东西,能引起其他理科同学的共鸣,而我却只能一脸懵逼。 
        但我太低估一名老教授了,老师讲的实在太好了。字里行间中透露着几十年学识的积淀,使人受益匪浅。有些讲座很让人昏昏欲睡,因为讲座者的话语缺少逻辑性,让人摸不清他到底在讲些什么。但老教授说的话却能让我从头听到尾,赞叹不已。 
        科学是什么?科学与文化的关系有多重要?学习科学怎么能没有兴趣。老教授说真正的兴趣才能造就真正的科学,而为了职称去做学术,是去本逐末的。科学离不开文化,远离世界去搞所谓的科学,只能说那个人是“疯了”。科学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的。我很有可能将来从事学术研究,我会怎么看待学术?我为什么要去弄学术?希望能在接下去的课程中弄明白。 再一次庆幸自己选了这门课。"

媒体报道:

同济大学新闻网: 八旬院士主动请缨为全校学子开人文素养课
文汇报: 同济首开高水平人文素养课,汪品先院士:在科学和文化之间架设一座桥梁
解放日报: 听院士公选课,寻找科学表达的“幽默”
解放日报: “科学,不该是皱着眉头的事情”
青年报:汪品先:在科学与文化间架桥梁
上观新闻: 一封408字“邀请函”,汪品先院士请你来上“科学,文化与海洋”课【附视频】

 

课程介绍:

汪品先院士亲笔信:

科学,文化与海洋”是门什么课?

      这是门很怪的课。既不是主干课,也不是必修课;并不像基础课,更不是专业课。它并没有“要考的”知识,也不教你“有用”的技巧。这门课目的只有一个:让你多想想。
      无论西方的大学,还是中国的书院,历史都已经超过一千年。但是你想过吗,办大学是干什么的?大学不该是生产学位的工厂,也不该是攒取分数的考场。学校就是个苗圃,在大学里度过的应该是形成基本能力、塑造基本性格的黄金岁月,因此也往往是人生最值得回忆的时光。但是一样的同学、两样的结局, 关键在于你能不能掌握主动,抓紧时机,活跃思路,拓展眼光。
      “科学,文化与海洋”这门课,将向你鼓吹科学就是文化,科学创新要有文化元素。不少国家有“科学与艺术院”,因为两者是相通的,都是创造性思维的产物。文化,要注入科学进展的新鲜血液;科学,要点亮文化积累的智慧之光。
而我国从科学院到高考,文、理之间都产生了断层,客观上的后果是两败俱伤。这门课的目的,就是想要通过老师在课堂的演讲,和学生在网上的讨论,激发起热情和火花,在科学和文化之间构筑桥梁——哪怕只是架在校园角落里的一座小木桥。

课程性质: 公选课,面向全校师生

课号: UGC012

学分: 0.5学分

总学时: 16学时

开课学院: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上课时间: 双周二晚上18:30 - 20:10(如遇法定节假日顺延一天)

上课地点: 逸夫楼一楼报告厅(如有变动会及时通知)

主讲人:汪品先 院士

      男,江苏苏州人,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1960年莫斯科大学地质系毕业,1981—1982年获洪堡奖学金在德国基尔大学进行科研,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专长古海洋学和微体古生物学,主攻气候演变和南海地质,致力于推进我国深海科技的发展。1999年在南海主持实施了中国海首次大洋钻探,目前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海深海过程演变》重大研究计划。

80 岁的汪院士为什么要来讲这门人文素养课:

      在研究科学的同时,汪院士也十分重视科学与文化的结合,热心科普教育。多年来以大量的报告和文章,提倡我国加强海洋文明、鼓吹发扬科学的文化本质。 2011年和2014年,他在《文汇报》两度发起“科学创新的文化障碍”和“重建创新的文化自信”的讨论,2015年又提出“汉语被挤出科学,还是科学融入汉语”的问题,并在2013年主编出版《十万个为什么(海洋卷)》。现在,汪先生以年逾八十的高龄开设新课,旨在激励同学的创新意识,活跃校园的文化气氛。

这是门什么样的人文素养课:

      “科学、文化与海洋”是一门面向全校师生开设的,由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教授主讲,少量穿插外聘专家的报告,是一门高水平人文素养课程。课程采用专题讲座辅以交流讨论的授课形式,从科学家的角度讲授科学与文化的关系。主讲人试图在多年来各种讲座、科普和干训报告的基础上,打造一门有海洋特色的,讨论科学和文化关系的普适课程。学生接受大学教育,本不应以本专业的知识技能为限,还需要接触大视野、高层次的重大问题,而科学和文化的关系便是其中之一。本课从科学家的立场出发,逾越文、理界限,结合海洋科学的新知,介绍科学的精髓在于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的根基在于文化,文化的载体又是语言。课程试图通过生动的实例,启发同学对于科学创新的热情。

课程主要内容(专题)有哪些:

科学与文化——好奇心、幽默感和创造性

人类与海洋——兼谈华夏文化的软肋

东西方文化——我国知识界的百年困惑

科学与视野——时空的跨度和认识的深度

创新和语言——汉语、外语和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