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传真]“雪域天珠”江孜县建筑遗产状况调查与风险评估项目启动[图]

07.09.2015  09:35

随着上海市对口援藏工作的深入,对当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成为援藏工作的重点。上海交通大学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自14年9月起受上海市地方办和江孜县人民政府的邀请对江孜地区开展建筑遗产展开测绘和评估工作。2015年,在学校地方合作办、宣传部、校团委的大力支持下,“雪域天珠”江孜县建筑遗产状况调查与风险评估项目暑期社会实践团正式成立,将进一步系统化推进该评估项目的开展。

2015年8月15日,中心主任曹永康教授亲自带队,一行12人踏上了前往雪域高原暑期社会实践征程。经过前期资料收集和先行实地考察,本次社会实践将主要对江孜老街、白居寺、藏王宫遗址等历史建筑展开探测评估,为江孜县申请4A景区提供第一手的建筑测绘资料,对建筑遗产的保护现状予以评估并提出修缮维护咨询报告。

该团队一到江孜当日就先后来到宗山烈士纪念碑、江孜古城街道、白居寺等重要文化地标开展实地考察,了解江孜的城市现貌和文化建筑概况。随后制订了本次调研的工作计划。接下来将从八个方面开展工作:(1)古建筑(群)格局、风貌特征调查;(2)历史档案的收集与解读;(3)历史文化资源及要素调查;(4)基本信息登记;(5)确定有价值古建筑(群)名单;(6)古建筑的特征分析及价值评价;(7)评价古建筑(群)的安全状态评价,筛选出濒危的建筑遗产名录,并提出下一步 的应对建议;(8)建立古建筑(群)历史文化资源(GIS)数据库。希望通过此次的调研工作,从内部系统而科学的发掘江孜文化遗产价值,制定合理的保护方案。

江孜,海拔4020米,对于团队来说最大的挑战莫过于高原反应。但成员们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前提下,用乐观的态度一边适应,一边工作。

古城建筑大部分矮小、局促,拍摄和扫描难度大,团队成员便尝试不同角度地“拗造型”以期获得最佳资料;白居寺由于正在修缮中,粉尘扑面,团队成员伴随藏族同胞的“劳动号子”采集数据,场面壮观;很多建筑年久失修,存在一定危险性且攀爬难度大,但一天下来“上上下下”几十回木梯习以为常。对团队成员来说,这也是一次别样的人生体验。

在这个古老的后藏城市,成员们看到了最纯朴的信仰、看到了援藏干部最赤诚的奉献。而成员们同样也怀着一份对历史遗产的敬畏感和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