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国家科学中心如何“吸”住各类人才?专家献计献策

28.03.2017  12:34


  “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引进高端人才,问题不是很大,因为这类人才计划已比较成熟。而如何‘吸’住中高端科研人才和技术服务人才,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需要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所共同努力。”在今天举行的“科学家月度座谈会”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才工作专场上,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冷雨欣的这番话,引起了与会者的共鸣。中科院上海分院党组书记、副院长王建宇等人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市科技党委书记刘岩表示,将与其他部门协商,力争通过定制化政策实现“点上突破”。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党委书记赵明华介绍,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已引起国际科技界关注。例如已进入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大科学装置——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同类装置,闻讯后,“一些美国华人科学家主动联系我们,表示想到上海张江工作。他们中有的人已在美国工作20多年,但这个装置很可能把他们吸引回国”。

上海光源”内景   来源:新华社
  对于这类海外高端科技人才,“千人计划”等人才计划能提供收入、住房、就医、子女就学等各方面保障,但张江的大科学装置还需要其他人才。中科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所执行所长王泽峰说,目前,我国科研单位的技术服务人才评价体系不够合理,因为他们的工作大多隐藏在幕后,论文作者的排名也很靠后,这类科技工作者在职称晋升等方面处于劣势,收入也就较低。然而事实上,他们的工作质量对科研产出影响很大。“我的几个朋友在NI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工作,他们说,NIH技术服务人员的收入很高,和研究组组长的收入差不多。这值得我们借鉴。
  大科学装置建设过程中,工程技术人才的评价体系也需要完善。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上海光源束流检测与控制技术部副主任冷用斌表示,工程技术人员的业绩评价,应聘请国内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进行评审,这样才能激励他们更好地服务于大科学装置建设。
  除了技术人员,如何“”住一批中高端科研人员,也是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赵明华反映:“近一年来,我们研究所跳槽的人不少,一些‘杰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入选者)、‘青千’(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被高校挖走了。”究其原因,中科院上海分院组织人事处处长姚娅平坦言,中科院研究所中青年科学家的压力较大,待遇也不是很高。特别是从外地引进的中高端科研人才,面临住房、配偶工作、子女入托就学等问题,解决难度颇大。
  针对这些情况,王建宇提出三条建议:一是制订评价、扶持大科学装置技术支撑性人员的政策,把这类人才吸引到张江、留在张江;二是希望浦东新区借鉴嘉定区为中科院提供人才公寓的模式,研究在张江科学城或周边地区提供人才公寓的可行性,解决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来沪后3—5年内的住房问题;三是建议政府部门委托企业,为各个科研机构提供前往张江的统一班车,因为目前中科院下属多家单位都有自己的班车,利用率低,造成资源浪费。冷雨欣、姚娅平还希望相关部门开设一个人才专窗,为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工作人员提供一门式服务。
  刘岩表示,市科技党委将就“为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提供人才公寓的可行性”问题进行调研;并会同其他部门,力争制定专为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设计的人才政策,把各类人才集聚到这一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核心高地。(作者:俞陶然) 【来源】上海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