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沪三所高校发布就业质量报告
华东理工大学 流向“制造业”人数比例最高
本报讯 (记者 姜澎)华东理工大学2014届毕业生进入制造业的比例最高,六成以上毕业生认为50%-70%的专业知识就业后得以应用。昨天,华东理工大学发布了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据统计,华东理工大学2014届毕业生共6112人,其中本科毕业生3848人,毕业硕士研究生2050人,毕业博士研究生214人,毕业研究生总计2264人。
调查显示,2014届毕业生流向“制造业”的人数比例最高,为24.86%,其后依次是“科研、技术服务业”(24.08%)、“信息、计算机、软件业”(14.27%)、“能源矿产业”(8.83%)、“金融业”(8.33%),与学校专业设置、学科特色较为吻合。
调查结果表明,9.46%的毕业生认为所学专业知识运用程度高达100%,63.56%的毕业生认为能够运用50%-75%的专业知识,总计73.02%的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较为对口。
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是三资企业、中小企业(含民营、私营企业)、国有企业、机关和事业单位(包括政府机关、高校、科研院所及其他事业单位),分别占总就业人数的36.41%、34.28%、25.16%和4.15%。研究生流向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是三资企业、中小企业(含民营、私营企业)、国有企业、机关和事业单位,分别占总就业人数的34.74%、29.17%、26.46%和9.63%。
毕业生就业地域主要集中在上海和华东地区。本科生中,在上海就业的1620人,占落实工作总人数的72.68%,到华东六省就业的259人,占11.62%。研究生中,在上海就业的1646人,占落实工作总人数的76.88%,到华东六省就业的310人,占14.48%,地域流向分布与往年相近。
2014届本科生有1433人继续深造,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37.24%。其中,913人在国内升学深造,占本科毕业生人数的23.73%,比2013年增加0.62个百分点;这当中,本校升学读研626人,国内其他高校、研究生培养单位升学读研287人,分别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16.27%和7.46%。520人出国深造,出国人数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13.51%。2014届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数量为1359人,占毕业生总数的22.23%。
复旦大学 三成本科毕业生出境深造
本报讯 (记者 姜澎)复旦大学昨天公布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截至去年10月31日,2014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96.95%,而本科生中有三成左右的学生出境深造,这其中三成以上出境深造学生被世界前50位高校录取。
统计数据显示,复旦大学2014届毕业生继续深造人数总计2247人,其中国内读研1052人,出国(境)深造1195人。本科生出境深造人数接近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32.45%,继续保持近年来的增长态势。经统计,获得世界前50位高校(根据权威教育研究机构QS发布的2014世界大学综合排名)录取的2014届毕业生总数达到419人,超过出国(境)深造学生总数的1/3。
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愈加广泛,赴西部、基层、国家重点单位的就业人数逐年增加。2014年,学校主动为人才输送工作搭建平台,与全国多个省市,包括中西部地区各大型科研院所以及国家重点行业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进毕业生的就业引导工作。
2014届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领域为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新兴战略产业、重点央企、现代专业服务业、三级甲等医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国有银行等。其中,进入大型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毕业生数量超过就业学生总数的65%。2013届毕业生的这一比例为60%。毕业生赴基层、西部和国家重点单位就业的氛围进一步增强。其中西部就业同比增加6.82%,基层就业同比增加20%。
调查还显示,不同学历毕业生就业岗位和专业的匹配程度差别比较大,护理专业的高职专业性强,岗位和专业相关度最高;博士生次之,岗位和专业相关度超过60%的人数比例接近90%,而硕士生岗位和专业相关度超过60%的人数比例不到75%;通识教育培养下的本科生就业岗位与专业相关度较低,岗位和专业相关度超过60%的人数比例只有50%左右。
华东师范大学 本科生实际月薪3000-3999元
本报讯 (记者 李征)华东师范大学昨天公布的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该校总体就业率为94.46%。在毕业生择业考虑的各种因素当中,最受看重的是“行业发展前景”,最不受重视的是“工作压力小”。
华东师大共有6493名2014届毕业生,其中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比例分别为53.5%、38.8%和6.2%,他们的就业率分别为95.25%、93.25%和95%,其中本科生就业率最高。共有2377名毕业生选择从事教师行业,约占36.6%。
在就业行业当中,从事教师行业的毕业生比例最高,达到了2377人,此外进入国有企业、党政机关和金融财务行业的分别为495人、138人和470人。本科生实际薪水集中在3000元至3999元/月,博士和硕士生的实际薪水均集中在5000元/月以上。
从总体来看,本科、硕士、博士都把“行业发展前景”列为择业首要考虑的因素,其次为“工作地点”,说明毕业生一方面重视职业生涯发展的前景,另一方面也会考虑很多现实因素。此外,“利于发挥个人才干”、“企业文化和工作氛围”等也是排名较前的因素,而“工作压力小”最不受重视,在各学历层次上都远低于其他因素,“符合个人兴趣爱好”、“专业对口”也是排名较后的因素。这一情况表明毕业生能用发展的目光来审视个人的生涯目标和职业选择,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的需要。自主创业情况也说明了这一点:共有39名毕业生创业。需要注意的是,除了灵活就业中包含的部分创业毕业生,在实际调研中发现,暂未就业的学生中,半数意向为创业或自由职业,随着就业市场的多样化发展,毕业生的就业形式也愈趋复杂化。
相比而言,博士毕业生更加重视专业对口。报告认为,这说明随着学历层次的升高,毕业生具备了更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在将来的工作中他们也希望能一展所长,发挥自己的优势。高职毕业生最关注的是“工作地点”,其次比较重视“专业对口”,不太关注“工作压力小”、“深造培训计划”等因素。这说明高职毕业生尤其重视现实因素,由于其所学专业实践性强,因而要求工作对口,以便能学以致用。
原文来源:《文汇报》 2015-01-08 | 作者:姜澎 李征
原文链接: http://whb.news365.com.cn/jkw/201501/t20150108_1573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