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受挫自杀”勿用势利伤害悲悯

11.12.2014  14:41

  社会应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打捞背后“沉没的声音”,发现其中带有公共价值的经验和教训,防微杜渐,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杨朝清
  近日,河南一名刚刚毕业的研究生小伙疑似因求职屡屡受挫跳楼自杀。据小伙的弟弟透露,“早上我哥给我发短信说,‘我走了,你照顾好咱爸妈,我没能力’”。(《郑州晚报》12月9日)
  如今,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供求关系的变化使得求职竞争日趋激烈。在这个“学历查三代”的社会中,这名非名校毕业的研究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五花八门的就业歧视和社会排斥。在沉重的现实压力面前,求职中遇到挫折,几乎所有人都不可避免。可惜的是,这名小伙子选择了轻生。
  早在一百多年前,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就写出了传世名作《自杀论》。他认为,当个人与群体或者与整个社会之间的联系发生障碍或产生离异时,便可能会发生自杀现象。
  固然“求职受挫自杀”是一种个体的非理性行为,但舆论的“板子”不能一边倒地打在这名研究生身上。长期以来,社会对少数个案的极力吹捧,营造了一种“唯成功论”的社会心态。聚光灯永远打在少数成功者身上,大多数平凡个体的命运被忽视,那些并不突出的人成为无人关心、无人帮助的边缘群体。同时,当代社会的评价体系逐步单一化,财富占有的多少几乎被当作评价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此外,社会流动渠道狭小逼仄,边缘群体很难通过上升通道走向主流。
  当势利成为一种相当普遍的病症和社会偏好,社会资源的流动必然呈现“马太效应”,弱者更容易遭遇冷漠和不屑。在此事件中,因求职受挫而自杀的小伙被塑造成一个无能的失败者形象,遭遇舆论的“二次伤害”,让这名小伙子陷入更为深层的社会断裂和社会剥夺中。
  传统道德中的悲悯情怀也好,现代社会工作中的“同理心”也罢,面对“求职受挫自杀”,我们不能用势利心态遮蔽朴素人性,不能用世俗的标准对一个逝去的生命评头论足。社会应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打捞背后“沉没的声音”,发现其中带有公共价值的经验和教训,防微杜渐,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4-12/11/content_427823.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