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褪色的红烛——首届上海监狱系统“十大感动人物”

24.03.2016  10:51

大墙里也是个小社会,形形色色的人只有你想不到,没有监狱民警碰不到的。无论是什么样的罪犯,在专业素质过硬的民警们手里,都有重生的希望。

   精神病犯人的“诺亚方舟”

  比监狱大墙更难翻越的,是精神病犯的“心墙”。而提篮桥监狱四监区民警陈志伟却用自己的一套独门方法,打开了心墙,用智慧、勇气、耐心和关爱,成为这一特殊群体的“诺亚方舟”。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你在我面前,我却摸不清你所思所想。用这句话来概括与精神病人的沟通,再恰当不过。但在提篮桥监狱,有一位民警每一天都在全局唯一的精神病犯管区,向这种“不可能”挑战。和精神病犯的接触的5年,陈志伟警官不知面对了多少次的恶语相向、无理纠缠,然而凭着一腔对监狱工作的忠诚和执着,以及对精神病犯这一弱势群体高度的关爱和同情,伤痛和委屈他都不当一回事。精神病犯孤独、自闭、多疑、易怒,纪律意识低下,违纪事件不断,为了改造好他们,陈警官创新性地运用音乐矫治方法,对精神病犯进行正面引导,使得他们的精神面貌有了可喜的转变。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精神病犯带来了新生的希望,为精神病犯打造了一个通向新生彼岸的诺亚方舟。

   手握红丝带的警官

  他是报名加入艾滋病罪犯专管监区的第一人,他是大墙内自学成才的艾滋病防治“专家”、“权威”,他是艾滋病犯们念念不忘的“胡老师”——上海市新收犯监狱胡水清警官,为最绝望的一群罪犯们带去了象征着关爱与希望的红丝带。

  谈到艾滋病,普通人唯恐避之不及,更是无法想象新收犯监狱胡水清警官在艾滋病犯管理教育岗位上度过的漫漫十余年。他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承受着巨大压力,带领“胡水清工作室”的同事们一起,摸索了一套完整的艾滋病犯管理模式,先后感化了百余名艾滋病罪犯,打造出艾滋病罪犯专管专教主阵地。遇到医学疑难问题,他就购书、借书、泡图书馆、求教专家,学习艾滋病防治操作知识;碰上罪犯破罐破摔,他和团队成员秉持“三不三给”原则,不歧视、不抛弃、不放弃,给出路、给希望、给政策。三千多个日日夜夜,他始终坚持“零距离”面对艾滋病犯,“也许我们不能延长他们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拓展他们生命的宽度”,胡警官凭着过硬的职业素养,和满腔的热诚关怀感化了百余名艾滋病罪犯,给予了这一特殊群体法理与生理的双重救赎。

   大墙内的白衣天使

  在上海监狱有着一群特别的医生,他们放弃了社会医院的优厚待遇,义无反顾投身监管医疗事业,在白大褂之下,他们还披着庄严的藏青色警服,担负着比普通大夫更重的责任。

  上海市监狱总医院的潘澄同志是一名穿警服的内科专家。他负责的内科病房半数以上是由公安系统送来的犯罪嫌疑人或已决犯,从拘留5天的患病者到即将执行死刑的罪犯,120张床位上365天总是满员。多年来,他秉承救死扶伤宗旨,恪守改造育人职责,带领内科一班人出色地完成医疗、体检、遣送等各项工作任务。他医技精湛,面对那些急性病患者,他毫不犹豫的实施抢救,强心、利尿、扩张血管……多次将病犯从死亡边缘拯救了回来。他工作勤勉,有时值班连续收治多个病犯,一个个不眠之夜里,他不仅妥善安置病犯,还坚持连夜将所有的病史材料整理清楚,绝不拖延到第二天。他连续多次参加赴外省市遣犯的医疗保障工作,无论怎样的突发病情,都难不倒他。潘澄同志以高超的医术、敬业的精神为大墙内的罪犯构筑了一道坚实的健康长城。

   三十九载的警界医者

  除了监狱总医院,在每一所基层监狱的卫生所也活跃着一批白衣天使,担负着所属监狱的医疗卫生工作。在罪犯安全健康的第一道关口,涌现出了不少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救死扶伤的妙手仁医。

  上海市北新泾监狱卫生所所长张达林同志也是一位身着警服的白衣天使。他长期扎根一线,从条件简陋艰苦的监企合一时期就加入监狱工作,39年的从警生涯里,他曾在爆发甲肝疫情时设置隔离病房承担医疗护理工作,曾现场抢救头部受重伤而大量失血的犯人,曾巧妙地凭借左侧鼻唇沟与右侧稍有不对称的细节正确判断病情确保病犯及时转院救治,还多次火眼金睛地甄别出“真、假病犯”……作为卫生所所长,他致力于医务所设施设备、医护队伍、制度流程的规划和完善,主动寻求社会医疗资源对接,创设门、巡诊相结合工作制度,不断提升医务工作效能,为强化狱内医疗保障工作、维护监狱安全稳定作出积极贡献。张达林同志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监狱人民警察忠于党、忠于使命的铮铮誓言,弘扬了白衣天使心系患者、医技双馨的职业精神。

  上海监狱里,女警官能顶半边天,她们集女汉子的坚毅和萌妹子的柔情于一身,是一片警察蓝中不可或缺的美丽警花。

   坏孩子们的“警官妈妈”

  1500个未成年犯,曾让未成年犯管教所胡静雅警官操碎了心。从事对未成年犯心理矫治工作的21年间,她以一个女性、一个母亲特有的爱心和细腻,成为了都市坏孩子的“警官妈妈”。

  上海市未成年犯管教所的大墙内,关押着一群最让人头疼的熊孩子,小小年纪就违法乱纪,连他们的家长老师都无能为力。然而遇到了胡静雅警官,熊孩子们就被治好了。自1993年起,胡警官已在未成年犯管教所从事了21年对未成年犯的心理矫治工作,作为局的首席矫治师,她利用自身心理矫治的专业特长,为每一位需要重点关注的孩子给予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先后为未成年犯做16PF测试15000人次,心理咨询839人次,团训333人次,沙盘游戏治疗235人次,帮助他们建立起了有效的支持系统和认知体系,教会他们宣泄负面情绪的正确方法。她探索形成了一套卓有成效的“测、诊、导、估、循”五字工作法,并首创了未成年犯16PF心理测量的常模,填补了国内空白。1500多名 “坏孩子” 在她的教育下都顺利地回归了社会,最让他们感谢的,就是给予自己新生的这位“警官妈妈”

   盛放在艺术矫治领域的警花

  出身于文艺世家的女子监狱杨馥兰警官,发挥自身特长,通过艺术手段矫治和帮教失足女性,为女犯们打开了通往艺术世界的大门,帮助她们提升了人生价值,正是人如其名:清芬善解秽,馥兰吐幽香。

  杨馥兰警官出身文艺世家,父母皆为京剧演员,她自幼受艺术浸润,歌、舞、戏、画造诣颇高。2001年女子监狱建监六周年之际,组建新玉兰文艺演出队的计划面临人才匮乏、物品短缺的困境,杨警官临危受命,产假未满,便投入了文艺演出队组建工作,从此在艺术矫治领域一干便是十五年。她才情高,创意多,创作的《从头再来》、《破茧》、《归疆情》、《蓝白之梦》等经典节目,受到全局内外的一致好评。为了带好艺术团,她亲自教习女犯拉伸、劈腿、下腰,严格要求她们合理膳食,保持体型。15年来,她凭借艺术手段成功矫治200余人,有的女犯回归社会后成为资深瑜伽教练,有的成为成功的美容师……她所收获的不仅仅是一座座奖杯,更是女犯们破茧重生的希望。

   千里之外爱心绵绵

  上海市司法警官学校的施文化同志以超越血缘亲情的无私爱心,十年如一日,默默帮助黑龙江一位身患残疾的青年。她用实际行动在相隔几千公里的上海与黑龙江架起了一座爱的桥梁。

  施文化同志只是司法警官学校的一名普通职工,全家收入并不算高,她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没有高调的造势宣传,但整整十年来如涓涓流水般的付出,却胜过许多所谓的慈善家。自从十年前与黑龙江依安县的残疾青年高绪君结为帮困对象,她脑子里就一直琢磨着怎样才能为这位青年提供更好的生活。十年间,她省吃俭用,坚持每月给高绪君寄去生活费,逢年过节还要多寄几百元,先后为高绪君买了按摩气垫床、冰箱、电视、电脑、电扇和药品、衣物等,并给他补缴了几万元的社保。为了给高绪君一个安身之所,她甚至毫不犹豫地拿出准备用于房子装修的数万元,为高绪君买了一套廉租房,还通过网络为他找了份工作。虽然上海与黑龙江之间隔着千山万水,但施文化用一颗爱心、一片真情和一腔诚意,缩短了地域的距离,帮助了弱势青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人间的真、善、美,可以让“天涯若比邻”。

  民警队伍犹如漫威的复仇者联盟,主人公们单打独斗时各有所长,合为一体时齐心协力,下面为大家介绍的这几位警官,他们都是在不同的岗位上的“超级英雄”。

   笔杆子有大能量

  监狱局办公室综合科科长冯书军,对监狱综合信息工作倾心投入,以一支过硬的“笔杆子”,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为监狱事业积极出谋划策、献言献计。

  谈到监狱警察,大家最先想到的或许是穿着藏青色制服提着警棍巡视在罪犯身边的民警形象,然而除了监管一线,民警队伍里还有着一批“幕后英雄”。例如以文辅政的综合科,在科长冯书军同志的带领下,立足岗位履责,发扬主人翁精神,一年内编辑报送各类信息850余条,上海监狱信息网发布信息1100余条,编撰各类汇报简报120余篇,参与起草重要制度文件30余件,撰写的各类文字材料达100万字;2年来,每年牺牲节假日20个以上,加夜班40个以上。“爬格子”的工作虽然不在罪犯监管改造的“三大现场”,但冯书军同志坚持用一流标准、一流水平自我鞭策,在综合科的岗位上,发挥监狱理论研究对实际工作的积极作用,推动局党委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10年来,他逐渐成长为监狱理论研究的行家里手,一篇篇浸透着智慧和心血的文字就是他的上岗台,一份份厚重的文稿就是他的实战场。他握着自己的一杆笔,在方寸之间的“小格子”里,开辟了信息调研的新局面,书写着监狱工作的“大文章”。

   扎根苏北的老杨树

  军装换了警服,黄海边三十载风雨兼程;青丝化作白发,所改监工作中忘我奉公。吴家洼监狱副监狱长柏宝富同志凭着一股不屈不饶的老杨树精神,在苏北监狱中生动诠释了什么是“一个好警察”。

  从基层民警做起,到成为后勤条线的“指挥官”,柏宝富同志的三十载从警路始终一心为单位、为干警、为职工着想,唯独忘了自己。在吴家洼监狱改建期间,他在上海有家而不回,不顾自己高血压,每天泡在施工现场监督进程。期间,慈爱的老母亲去世,他仅用两天时间为母亲操办了后事,一转眼又回到了嘈杂的工地继续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后勤条线的同志们顺利完成了建章立制的任务,并提前完成了全部固定资产的梳理、标识,有力确保了罪犯物资供应,保障了首批押犯工作的顺利实施,为改建任务的完成画出了绚丽的第一笔。三十年来,他荣获上海政法系统禁毒工作先进个人并嘉奖,市司法行政系统个人三等功、先进个人……无数荣誉的背后,燃烧着柏宝富对监狱工作三十年如一日的热情,他说:“一个好警察的一生理应如此!”

   镇守一线的忠诚卫士

  上海市白茅岭监狱的张裕良警官,从警32年,始终坚守在基层一线,未曾有过倦怠,从不叫苦叫累。他用辛勤的汗水,在平凡的岗位上浇灌出璀璨的平安之花。

  东方拂晓,张警官在岗位上迎来日出;夕阳西下,他又在巡监的路上送走晚霞。在白茅岭土地上32年,1个岗位,张警官经历了无数次的场景,说平凡倒也平凡,但他秉持“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 的信念,以三十余年如一日的默默耕耘与奉献,谱写出自己不平凡的人生。教育挽救服刑人员时,张警官像父母,像医生,像老师;在带教年轻一代农场警官时,他像一面旗帜、一种信仰、一股力量。他乐于为后辈们答疑解惑,在监区所有青年民警口中,他有个共同的称呼----“师傅”。可面对家人,他的内心充满了愧疚,母亲紧急住院时,因为监区警力紧张,他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坚守岗位,最终没能见到老母亲最后一眼。亲人离世之痛莫过于此,但他更放不下的是心中那份高于一切的责任感。在域外飞地扎根一线,在平凡岗位上作出成绩,张警官正是农场“红烛”精神的真实写照。